[实用新型]大型电力设备安装用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9288.0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8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缪谦;夏拥军;刘开;江明;白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电力设备 安装 多功能 组合式 吊装 构架 | ||
1.一种大型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用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主要包括移动架(1)、固定架(2)、轨道梁(3)及辅助构件四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上设有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的安装位置,可实现被吊件(4)的水平移动;所述固定架(2)安装在汽机房(5)的端部外侧或汽机房内部的吊物孔上,为所述移动架(1)提供支撑;所述轨道梁(3)搭设在汽机房(5)的相应立柱(6)上,为所述移动架(1)提供行走移动用的轨道;所述用于被吊件(4)安装辅助任务的辅助构件主要包括辅助梁(61)和辅助梁(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为四支腿双门形架结构,每片门形架主要包括主梁(31)、支腿(34)和行走机构(36),所述主梁(31)两端搭在支腿(34)上,支腿(34)的底部安装有行走机构(36),两片门形架之间用端梁(32)和撑杆(35)连接,构成一个承载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34)的上端安装有调整节(33),通过调节调整节(33)的数量和长度来对支腿(34)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被吊件对吊装空间高度的要求,同时实现对汽机房内部空间高度的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的主梁(31)、调整节(33)和支腿(34)相互之间的连接形式为螺栓群连接,通过合理布置筋板和螺栓孔的位置,实现主梁(31)与调整节(33)或支腿(34)在多种跨度下的可连接性,满足汽机房(5)两侧立柱(6)的不同跨度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走机构(36)采用轮式行走方案时:所述支腿(34)的下端安装有轮式行走机构,轨道梁(3)包括箱行梁(52)和铺设在箱行梁上的钢轨(51),轮式行走机构承载移动架(1)在钢轨上作水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走机构(36)采用重物移运器方案时:所述重物移运器(37)安装在支腿(34)的下端,重物移运器承载移动架(1)在轨道梁(3)上作水平移动,轨道梁包括箱行梁(52)和设在箱行梁上的防止移动架(1)走出轨道梁的行走限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走机构(36)采用滑移行走方案时:所述轨道梁包括箱行梁(52)和铺设在箱行梁上的聚四氟乙烯板或尼龙6板,在所述移动架(1)的支腿(34)下端也铺设有聚四氟乙烯板或尼龙6板,所述移动架(1)在聚四氟乙烯板或尼龙6板上做滑行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梁(52)的两端腹板上开有若干销轴孔(53),使用销轴将多根轨道梁(3)连接在一起组成用于满足吊运距离要求的轨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轨道梁(3)之间的连接端部可设在任意两根立柱(6)的跨内,即通过立柱支撑的轨道梁之间的连接端部可以悬空,从而满足汽机房同侧立柱不同间距的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为四立柱或六立柱框式结构,由主梁(41)、端梁(42)、立柱(43)和撑杆(44)组成,其主梁(41)满足所述移动架(1)在其上的行走要求,主梁(41)间连接有端梁(42),主梁下端通过立柱(43)支撑,各立柱间通过撑杆(44)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的立柱(43)和端梁(42)均由不同长度的梁组合连接而成,可与各种汽机平台(7)的高度和移动架(1)的跨度相匹配.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10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吊装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的撑杆(35)与支腿(34)通过销轴或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架的撑杆(44)与立柱(43)通过销轴或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92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缩安全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带磁吸的方便插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