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动力消毒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9511.1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琚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英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24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消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无动力消毒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消毒的要求不断提高,液体消毒是最广泛适用的消毒方式,投药方式多采用机械方式或物理方式,投药量可通过计量泵或其他机械方式进行投放,采取机械方式投药的方法,对投药设施,控制系统要求及其严格,机械材料必须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否则会在短时间内被腐蚀、老化,导致投药不准确,甚至无法正常使用,影响消毒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情况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消毒液对设施腐蚀的无动力消毒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无动力消毒机,包括投药箱、动力水源和文氏管,其中,文氏管包括彼此相通的低压端、高压端和负压端,负压端的内端口设置在低压端和高压端的内端口的交界处,低压端与动力水源相连通,负压端与投药箱相连通,高压端上连通有投药管路,水通过低压端流向高压端,在负压端形成负压,从而将投药箱内的消毒液吸入高压端,水和消毒液在投药管路内混合后排向消毒区域。
进一步,所述动力水源的水压不低于0.2Mpa。
进一步,所述负压端流向高压端的液体通道与水流方向的夹角为135度。
进一步,所述文氏管的负压端上设置有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文氏管,减少机械投药的设施,降低成本,避免药液腐蚀机械材料,并使得控制系统操作简单、免维护、故障率低,计量准确、操作方便直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文氏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无动力消毒机,包括投药箱1、动力水源2和文氏管3,其中,文氏管3包括彼此相通的低压端31、高压端32和负压端33,负压端33的内端口设置在低压端31和高压端32的内端口的交界处,负压端33流向高压端32的液体通道与水流方向的夹角为135度。低压端31与动力水源2相连通,负压端33与投药箱1相连通,高压端32上连通有投药管路,该投药管路包括药水混合管4和加药管5。
动力水源2的水压不低于0.2Mpa,这样水在不低于0.2Mpa的压力下产生定向流动,水通过低压端31流向高压端32时,在负压端33会形成等量值的负压,投药箱1内的消毒液会在大气压下自动压入高压端32,从而将投药箱1内的消毒液吸入高压端32,由于负压端33流向高压端32的液体通道与水流方向的夹角为135度,这样更加有利于消毒液的吸入,使得液体流动阻力小,方便了消毒液的投加.药水混合管4具有一定的长度,水和消毒液流入药水混合管4后,水和消毒液在药水混合管4内充分混合,并通过加药管5排向消毒区域6,从而达到无机械动力自动混合投药的效果.文氏管的负压端33上设置有流量计,以方便于控制消毒液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消毒液体对消毒设施和控制系统的腐蚀问题,将消毒液体的投药方式由现有工艺的机械式投药,改为文氏管恒压自流投药方式,降低消毒设施的制作成本,避免消毒液对设施的腐蚀而影响消毒效果。并且通过采用水和消毒液的自然混合,增加消毒药液的水溶性,提高了消毒液的消毒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英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英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9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