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馈硬连接双极化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9869.4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然;徐钦友;王军胜;朱建飞;陆凯;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瑞星际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4 | 分类号: | H01Q15/24;H01P1/16;H01P1/1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赵镇勇 |
地址: | 10001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馈硬 连接 极化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通信抛物面接力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后馈硬连接双极化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传送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特别是移动通信的发展,基站之间互连互通,大量采用机动灵活的微波接力通信。
在微波接力通信中,频率资源相当宝贵。为了充分利用频率资源,在不增加新的频率资源条件下,又要扩大通信容量,一个很重要的传送方式就是采用频率复用的双极化传输模式。在过去大容量传输干线电路中,不管模拟方式或是数字方式,大多采用双极化传输模式。但这种方式所使用的天线最小口径尺寸也要在1.2米以上。而对于大量用于基站之间连接所使用的天线口径只有0.2米0.3米0.6米。对于这样的小口径天线,由于焦距短,用前馈弯波导方式无法实现双极化传输,传送容量受到限制。在这种条件下,只能采用后馈方式双反射器天线,馈源只好采用溅射板或介质锥等方式。
现有技术中,实现小口径后馈双极化连接,都是停留在软连接条件,主要是后馈两个极化分离器端口相差90度。
如图1和图2所示,这是现有技术中被广泛使用的双极化后馈天线形式,包括极化分离器1、圆-圆变换2、主反射面3、圆波导馈源部分4等。
图1中,V(垂直极化)和H(水平极化)相差90度,而且带90度弯头;图2中,两个臂V、H是正交90度。在这种结构中,一般是通过软连接与ODU连接,用软连接和ODU相接比较方便,实现硬连接比较困难。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采用软连接费用高、电路指标衰耗大、安装复杂、不方便设备维护;若要实现硬连接,则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安装不对称,而且造成电气指标下降,特别是驻波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通过硬连接方式与ODU连接,又使结构简单、安装对称,且电气指标好的后馈硬连接双极化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后馈硬连接双极化天线,包括馈源,所述馈源的后端连接有双极化分离器,所述双极化分离器包括圆波导,所述圆波导的对称两侧分别连接有天线水平极化臂和天线垂直极化臂;
所述天线水平极化臂和天线垂直极化臂处于同一平面内,并分别与所述圆波导垂直。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馈硬连接双极化天线,由于天线水平极化臂和天线垂直极化臂连接在双极化分离器的圆波导的对称两侧,且天线水平极化臂和天线垂直极化臂处于同一平面内,并分别与圆波导垂直。既能通过硬连接方式与ODU连接,又使结构简单、安装对称,且不影响电气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的双极化后馈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二的双极化后馈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馈硬连接双极化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b为具体实施例的后馈硬连接0.6m 15GHz LP双极化天线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双极化分离器的具体实施例的驻波比特性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化后馈天线的具体实施例的驻波比特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后馈硬连接双极化天线,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馈源,馈源的后端连接有双极化分离器,双极化分离器包括圆波导,圆波导的对称两侧分别设有天线水平极化臂和天线垂直极化臂;天线水平极化臂和天线垂直极化臂处于同一平面内,并分别与圆波导垂直。
圆波导的后部对应于天线水平极化臂的部位可以设有短路棒或短路块;圆波导的前部对应于天线垂直极化臂的部位设有一排短路栅网;圆波导内,在天线水平极化臂和天线垂直极化臂之间的部位可以设有一排90度扭转栅网。
天线水平极化臂和天线垂直极化臂可以分别为矩形波导,并分别通过耦合窗与圆波导耦合。
双极化分离器的圆波导可以通过圆-圆变换装置与馈源连接,圆波导与圆-圆变换装置之间可以采用轴向密封插入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天线水平极化臂和天线垂直极化臂布置在双极化分离器的圆波导的对称两侧,且天线水平极化臂和天线垂直极化臂处于同一平面内,并分别与圆波导垂直。使原来正交90度改为两臂出口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使两臂左右对称,可以使天线水平极化臂和天线垂直极化臂分别通过硬连接方式与ODU连接,既能通过硬连接方式与ODU连接,又使结构简单、安装对称,且不影响电气指标。
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瑞星际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瑞星际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98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SB连接器
- 下一篇:扣式锂锰一次电池正极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