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空中表演威亚装置承载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0165.9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于建平;常嵩;郑志荣;郑辉;龚奎成;温庆林;尚文;赵东萍;鲍加铭;陈威;王超;刘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A63J5/12 | 分类号: | A63J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叶凡;王美兰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空中 表演 装置 承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演用承载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承载威亚表演装置的承载结构。
背景技术
空中威亚表演是电影特技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随着大型演出“新、奇、特”的要求,空中威亚表演开始在大型演出中出现,它的出现丰富了导演的表现手法,扩大了表演的空间。在国内,空中威亚技术沿用了电影拍摄中人员拉动威亚装置运行,大型道具的运行也只是采用人工控制卷扬机驱动运行的方式,无法做到精确定位与多次重复高精度运行。
对于较复杂的空中威亚表演,需要在空中设置多至十数根钢索用于承载多达二十个以上的威亚装置,威亚主钢索的的结构设计要求确保实现众多威亚装置上演员的表演训练和演出以及威亚装置运行安全可靠的关键,目前,国内在大型威亚承载结构特别是国家体育场的上空威亚系统方面的研究基本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空中表演威亚装置承载结构,该承载结构能够承载多个重量不同的威亚装置,进行变化多端的复杂表演。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中表演威亚装置承载结构,包括下层钢索,由多根钢索组成;上层钢索,位于下层钢索上方,由多根钢索组成,其中上层钢索中每层钢索的承载小于下层钢索中每根钢索的承载。
其中,每根钢索的两端部通过钢索固定装置固定,钢索固定装置包括通过连接套相连的第一连接栓和第二连接栓,第一连接栓与钢索末端相连,第二连接栓铰接在固定的基座上。第一连接栓和第二连接栓均具有头部和带螺纹的栓部,连接套的两端设可安置栓部的螺纹套,第一连接栓的头部与钢索的端部相连,其栓部拧入连接套一端的螺纹套内;第二连接栓的头部铰连于基座,其栓部拧入连接套另一端的螺纹套内。
此外,每根钢索两端的内侧设有钢索支撑装置,钢索支撑装置具有支承柱和通过支承轴安置在支承柱上的滑轮,钢索支撑在滑轮上。
特别是,下层钢索的多根钢索至呈相互平行设置;上层钢索的多根钢索至呈相互交叉布置,且多根钢索之间沿垂直方向相隔一定距离,以防止交叉点相互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体现在:通过在体育场馆上空设置双层独立的钢索结构,不仅能够满足体育比赛中的大型威亚表演活动,确保各钢索在受力情况下其最低点高度能够满足体育比赛的要求,而且避免承载钢索之间相互接触影响威亚装置的安全运行,使大型威亚表演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威亚装置承载结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的B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至7、下层钢索;、8至10、上层钢索;
11、第一威亚装置;12、第二威亚装置;13、建筑物主体结构;14、地面;
24a、钢索支撑装置;24b、钢索支撑装置;29a、钢索支撑装置;29b、钢索支撑装置;291、支撑滑轮;292、支承柱;293、安装座
34a、钢索固定装置;34b、钢索固定装置;39a、钢索固定装置;39b、钢索固定装置;
341、第一连接栓;342、连接套;343、第二连接栓;344、基座;34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建筑物结构主体例如大型体育场上空共设置上下两层承载钢索,其中下层钢索包括平行设置的七根通长钢索1至7,上层钢索包括与下层钢索交叉设置的三根通长钢索8、9、10,钢索9与下层钢索基本垂直,钢索8和10与钢索9对称交叉成锐角,为了防止三根相互交叉的上层钢索在受力的情况下发生接触,上层钢索8、9、10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如图2、3所示,例如,承载钢索8、9、10最低点到地面14的距离分别设置成53米、55米、50米。
此外,为了使上层钢索8至10和下层钢索1-7不发生接触,使上层钢索8-10的承载小于下层钢索1-7,例如,钢索8、9、10中每根钢索的承载均设计成在交叉点两侧各布置一个承载100kg的威亚装置;下层的7根平行钢索为了能承载更大型的威亚装置或更多的表演者,每根钢索的承载可远远大于上层钢索8至10的承载,例如中间的三根钢索3、4、5设计成承载3个威亚装置,共900kg(其中2个为300kg,1个为100kg),其两侧邻接的钢索2、6可承载共计1200kg重的四个威亚装置(每个300kg),最外侧的两根钢索设计成承载共计600kg重的四个威亚装置(其中3个为100kg,1个为30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未经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1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