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探测器有效避光的样品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0653.X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4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谭永红;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器 有效 避光 样品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测试条件要求为单管、防漏光的系统,比如单管ATP、单管水质安全、单管农药残留等测试、分析类仪器。
背景技术
现代生物学、化学、医学、材料学等领域中,对样品光信号的检测分析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大多数样品所产生的光信号极其微弱,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检测极限,必须对光信号所含的光子数目进行计数检测。目前市场上利用光子计数法进行检测的仪器,主要是利用光电倍增管构成的光探测器来进行采集、检测,其结构如图1所示,样品测试装置包括探头筒1、样品测试抽屉2、样品室3、抽屉头4、测试窗口5和光探测器6,使用时拉出样品测试抽屉2,在样品室3内放入待测试样品,之后推回样品测试抽屉2,启动测试装置,光探测器6会通过测试窗口5对待测试样品进行测试。其中样品测试抽屉2和探头筒1彼此相接触的面呈一平面,在这一平面上D处和E处的相应位置处没有任何的凸凹结构设计。这样设计的缺点在于推拉样品测试抽屉2时,样品测试抽屉2与探头筒1之间的配合缝隙间会有漏光,该光虽然很弱,但是对于敏感的光探测器而言,会明显增加本底计数,并呈现极不稳定状态,影响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对样品测试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样品测试装置包括探头筒、样品测试抽屉、样品室、抽屉头、测试窗口和光探测器,以样品室的下边缘为参考线,在样品室和样品测试抽屉尾部之间的样品测试抽屉下边有一凸起台阶结构,在测试窗口和抽屉头之间的探头筒上边有一凹陷台阶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当样品测试抽屉拉出到极限位置时,凸起台阶结构和凹陷台阶结构能相互扣合,既能对样品测试抽屉限位以防止其拉出探头筒,又能有效的阻止杂散自然光沿着样品测试抽屉和探头筒的配合面进入到探头筒内测试窗口、进而照射到光探测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样品测试装置现有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样品测试装置在样品测试抽屉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样品测试装置在样品测试抽屉拉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样品测试抽屉和探头筒相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样品测试装置包括探头筒1、样品测试抽屉2、样品室3、抽屉头4、测试窗口5和光探测器6,以样品室3下边缘所在的直线为参考线,在样品室3和样品测试抽屉2尾部之间的样品测试抽屉2下边有一凸起台阶结构,在测试窗口5和抽屉头4之间的探头筒1上边有一凹陷台阶结构,为了达到较好的防止杂散自然光照射到光探测器上的效果,凸起台阶结构越靠近样品室3越好,凹陷台阶结构越靠近测试窗口5越好.清晰的结构示意如图4所示,样品测试抽屉2有一凸起的台阶结构A,探头筒1有一凹陷的台阶结构B,凸起的台阶结构A和凹陷的台阶结构B相对应的面能够紧密接触,并且凸起的高度和凹陷的深度一致.如图3所示,当样品测试抽屉2从探头筒1右端拉出到极限时,两个台阶结构相互紧密扣合,既能限制样品测试抽屉2拉出探头筒1,又能有效防止样品测试抽屉2外部的自然光进入到探头筒1内从而使光探测器6本底计数明显增加、呈现极不稳定状态的情况,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使两个台阶结构扣合更紧密、以更有效的防止杂散自然光照射到光探测器上,如图3的I处,可以在两个台阶结构间固定一个黑色避光胶条7,这个黑色避光胶条7可以固定在探头筒1的凹陷台阶结构侧边,即图4中凹陷台阶结构B的侧边;也可以固定在样品测试抽屉2的凸起台阶结构侧边,即图4中凸起台阶结构A的侧边。黑色避光胶条7由柔软、有弹性的黑色材料制成,比如黑色海绵胶条。黑色避光胶条7可以使两个台阶结构扣合更紧密,同时减少两个台阶结构扣合时的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6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