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1转37芯短节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0734.X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0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饶立强;郭宝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汇友专利事务所 11136 | 代理人: | 高云瑞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1 37 芯短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测井仪连接短节,特别是一种用于530测井仪和哈里伯顿井下仪间转换连接的短节。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石油勘探测井的测井仪中的环鼎530测井仪和哈里伯顿EXCELL-2000 DITS仪器,在使用时,地面系统通过电缆与电缆头连接,电缆头与井下仪器连接。一般来说,530电缆头只能挂接530井下仪器,EXCELL-2000电缆头只能挂接哈里伯顿DITS井下仪,但在实际使用时,用户为了方便使用,常常需要挂接530测井仪的电缆头也能挂接DITS测井仪器下井,但这种需求存在以下障碍:
1、530仪器与DITS仪器外形和接口尺寸不一致。
2、连接两仪器的螺纹规格不一致。
3、密封面尺寸不一致。
4、用于电路连接的插针数量也不一致,530为31芯,DITS为37芯,而且每根针上电路有各自的接法,不能混淆。
所以DITS仪器的上端不能直接插入530电缆头的下端。这种情况就带来了麻烦:用户必须更换电缆头才能测井。
因此,设计一种测井仪接口转换短节,使DITS仪器能与530电缆头连接的需求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井仪接口转换短节,实现用530电缆头也能连接DITS测井仪。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1转37芯短节,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部前段的31芯插孔基座、设于壳体内部后段的37芯插针座,以及连接31芯插孔基座和37芯插针座的导线;所述壳体前端尺寸及31芯插孔基座为530仪器接口标准,31芯插孔基座设有31个插孔;所述壳体后端尺寸及37芯插针座为DITS仪器接口标准,37芯插针座设有37个插针,所述导线按照电缆缆芯的定义分别从插孔连接到插针对应的针脚上。
本实用新型31转37芯短节的有益效果是,当使用530系列的31芯电缆头时,若需要挂接37芯DITS井下仪器,只要串接一个31转37芯转换短节,即可完成挂接37芯的DITS系列井下仪器,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31芯插孔基座;3.37芯插针座;4.导线;5.插孔;6.插针;7.螺纹环;8.环状突起;9.凹槽;10.卡簧;11.开环垫;12.开环;13.定位销;14.导向槽;15.弹簧;16.弹簧套;17.舌形导向销;18.弹簧片;19.止推销;20.止推销定位孔;2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31转37芯短节的实施例,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部前段的31芯插孔基座2、设于壳体1内部后段的37芯插针座3,以及连接31芯插孔基座2和37芯插针座3的导线4;所述壳体1前端尺寸及31芯插孔基座2为530仪器接口标准,31芯插孔基座2设有31个插孔5;所述壳体1后端尺寸及37芯插针座3为DITS仪器接口标准,37芯插针座3设有37个插针6,所述导线4按照电缆缆芯的定义分别从插孔5连接到插针6对应的针脚上,从而实现前后端仪器的电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前端外径上设有一螺纹环7,该螺纹环7后端顶在壳体1外径环状突起8处,在螺纹环7前端的壳体1上设有一圈凹槽9,所述凹槽9内装设有卡簧10、开环垫11和开环12;卡簧10、开环垫11和开环12共同作用,将螺纹环7卡住,固定在壳体1上,使螺纹环7只能在壳体1上旋转,而不能与壳体1发生轴向位移,当仪器受到轴向拉力时,可以防止螺纹环7从壳体1上被拉脱下来。
所述壳体1前端一侧的下部设有一定位销13,所述31芯插孔基座2后端设有一弹簧机构,该弹簧机构由一个预压缩过的弹簧15和弹簧套16组成。该定位销13和弹簧15共同作用,将31芯插孔基座2固定在壳体1前段内径处,并限制了31芯插孔基座2相对于壳体1沿轴向运动的自由度。在本实施例中,预压缩过的弹簧15给31芯插孔基座2以一定的压力,确保上端电缆头上的插针能插入到插孔5中。
在壳体1前端一侧的上部还开有一导向槽14,该导向槽14起导向作用,是为了壳体1与上端电缆头连接时能够导向并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刻胶用显影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隐私保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