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集中收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0852.0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44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包崇军;吴张永;贾著红;浦恩彬;钱清;翟灿斌;吴红林;赖毅峰;李会良;邹利明;胡东莲;陈帅;邹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代理公司: | 昆明慧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韵波 |
地址: | 65003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集中 收尘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集中收尘装置,属有色金属冶炼设备技术领域,也可用于其他金属转炉生产的集中收尘。
二、背景技术
在转炉的火法冶炼阶段,因为粉状冷料与高温熔体接触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烟气,这些烟尘、烟气就直接进入车间。尤其是在熔炼阶段会产生一些重金属蒸汽,通过炉口逸出直接进入车间,直接危害着工人的健康。排放的烟尘、烟气及重金属蒸汽污染环境,且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环保要求,同时这些粉状原料排放也会影响熔炼的直收率。为了解决转炉带来的污染问题,需要一种转炉尾部烟尘收集装置,来集中收集这部分烟气、烟尘。
公知的转炉收尘装置只有炉尾的一个收尘罩,对于从加料口、转炉门、出料口逸出的烟尘烟气无法收集,逸出的烟尘、烟气对作业环境和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很大影响。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集中收尘装置,设置三管收尘罩的三个吸收管,从转炉炉体的上、中、下立体空间实现对高温烟尘和烟气全面对点收集,并将进料和收尘同时进行,与转炉尾部收尘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转炉收尘体系,做到生产过程全程无烟尘、烟气泄漏,达到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施,其包括主烟道管1,转炉室2,转炉3,散尘收尘罩4,进料斗收尘罩5,进料斗6,进料斗门7,炉口收尘罩8。散尘收尘罩4、进料斗收尘罩5、炉口收尘罩8的一端焊接在主烟道管1上,散尘收尘罩4、炉口收尘罩8的另一端焊接在转炉室4的顶部,进料斗收尘罩5的另一端焊接在进料斗6的顶部,而进料斗6也焊接在转炉室4的顶部,进料斗门7铰接在进料斗6上,转炉3焊接及螺栓连接在转炉室2内。
工作时,能够使收尘罩从炉体的上、中、下三个位置实现全面对点收集。在进料的状态下,进料斗收尘罩5和炉口收尘罩8起主要作用,实现主收尘的功能;在冶炼的状态下进料斗收尘罩5起主要作用,实现主收尘的功能;在出液的状态下,炉口收尘罩8起主要作用,实现主收尘的功能;散尘收尘罩4对各种状态下逸出在转炉室4的烟尘进行辅助收集。炉口收尘罩8、进料斗收尘罩5、散尘收尘罩4同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收尘,最后将烟尘汇集到主烟道管1,送至收尘系统进行集中处理。
与公知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三管收尘罩的三个吸收管从炉体的上、中、下立体空间实现全面对点收集,并将进料和收尘同时进行,收尘效果好,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改善了车间的作业环境,保证了转炉的清洁生产和工人的安全健康。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中,1是主烟道管,2是转炉室,3是转炉,4是散尘收尘罩,5是进料斗收尘罩,6是进料斗,7是进料斗门,8是炉口收尘罩。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包括主烟道管1,转炉室2,转炉3,散尘收尘罩4,进料斗收尘罩5,进料斗6,进料斗门7,炉口收尘罩8。散尘收尘罩4、进料斗收尘罩5、炉口收尘罩8的一端焊接在主烟道管1上,散尘收尘罩4、炉口收尘罩8的另一端焊接在转炉室4的顶部,进料斗收尘罩5的另一端焊接在进料斗6的顶部,而进料斗6也焊接在转炉室4的顶部,进料斗门7铰接在进料斗6上,转炉3焊接及螺栓连接在转炉室2内。转炉室2为焊接结构件,由侧板、筋板、转炉室门构成,进料斗6也为结构件,由进料斗门7、支撑脚、外壳、把手等组成。
工作时,能够使收尘罩从炉体的上、中、下三个位置实现全面对点收集。在进料的状态下,进料斗收尘罩5和炉口收尘罩8起主要作用,实现主收尘的功能;在冶炼的状态下进料斗收尘罩5起主要作用,实现主收尘的功能;在出液的状态下,炉口收尘罩8起主要作用,实现主收尘的功能;散尘收尘罩4对各种状态下逸出在转炉室4的烟尘进行辅助收集。炉口收尘罩8、进料斗收尘罩5、散尘收尘罩4同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收尘,最后将烟尘汇集到主烟道管1,送至收尘系统进行集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