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差式恒温电磁熔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1132.6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209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光平;范海俊;罗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通变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4;F27B14/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700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差式 恒温 电磁 熔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熔化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差式恒温电磁熔化炉, 特别适用于加工金属铜线。
技术背景
已有的恒温电磁熔化炉,炉体由外壳和保温层构成,炉体内分为熔化区、 净置区和上引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内均分别设计有熔腔和熔沟,内装熔化的 金属液体,三个区域有通道连通,在熔沟的中心位置,设计有水套和电磁加热 装置,在熔化区的上方开有加料口,在上引区的上方设计有上引孔,上引孔内 通过结晶器将金属线引出。这种设计的恒温电磁熔化炉上引区、熔化区和净置 区内金属液体的液面高度一致,在上引金属线时,上引孔下部的金属呈液态, 上引孔内会出现金属液面高于净置区内金属液面的情况,上引孔内的液态金属 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和金属冷却过程中体积减小的因素影响,容易导致上引孔 内金属的凝固区域出现细微的瑕疵,影响金属线的质量。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压差式恒温电磁熔化 炉,该炉的炉体由外壳和保温层构成,炉体内分为熔化区、净置区和上引区三 个区域,三个区域内均分别设计有熔腔和熔沟,内装熔化的金属,三个区域有 通道连通,在熔沟的中心位置,设计有水套和电磁加热装置,在熔化区的上方 开有加料口,在上引区的上方设计有上引孔,上引孔内通过结晶器将金属线引 出,在熔化区和净置区内,金属液化的上方放置有一层碳粒层,在上引区的上 方固定设置有一层耐火板,在进行熔化和上引工作时,熔化区、净置区的金属 液面高度一致,上引区的金属液面受其上方耐火板的限制,液面低于净置区的 金属液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熔化、上引工作时,由于净置区金属液面高于 上引区,在上引孔内,金属凝固成线过程中,液态金属受到向上的压力作用, 不会出现凝固区金属受向下的重力作用,金属线上出现细微瑕疵的现象;另 外,在上引孔内,液态金属受到向上的压力作用,冷却成线时减小的体积,会 在向上的压力作用下,得到金属液体的即时补充,避免了金属冷却过程中出现 凹坑和气泡的现象,上引孔内的凝固区金属不会出现细微瑕疵。向上的压力使 金属线材的致密性更好,结晶更均匀、细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压差式恒温电磁熔化炉,炉体1由外壳2和保温层 3构成,炉体1内分为熔化区11、净置区15和上引区17三个区域,三个区域 内均分别设计有熔腔9和熔沟12,内装熔化的金属8,三个区域有通道连通, 在熔沟12的中心位置,沿轴向设计有水套13和电磁加热装置14,在熔化区 11的上方开有加料口10,在上引区17的上方设计有上引孔4,上引孔4内通 过结晶器5将金属线引出,在熔化区11和净置区15内,金属液体的上方放置 有一层碳粒层7,碳粒层7起到防止金属熔液表面氧化的作用,在上引区17 的上方固定有一层耐火板6,在进行熔化和上引工作时,熔化区11、净置区 15的金属液面高度一致,上引区17的液面受其上方金属耐火板6的限制,液 面高度低于净置区15的金属液面高度,液面的高差造成上引孔内,金属液体 受到向上的压力作用。在净置区15与上引区17的通道上,安装有一个阀门 16,阀门16在维修过程中起到便于更换结晶器5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通变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通变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1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头位置可调式豆浆机
- 下一篇:奶牛自动饮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