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自动固相萃取金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1556.2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7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胡秋芬;徐祎然;黄齐林;李银科;杨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B3/42 | 分类号: | C22B3/42;C22B1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53108 | 代理人: | 姜开侠 |
地址: | 653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自动 萃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法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碱性氰化液中高效自动固相萃取金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氰化法是从矿石、精矿或尾矿中提取金的经济而简易的方法,它具有成本低、金回收率高、对矿石适应性强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到目前为止它仍在国内外黄金提取方法中占主导地位。目前从氰化浸出液富集金的处理工艺大多采用传统的锌粉置换法或活性炭吸附法,也有溶剂萃取法的应用。与传统的溶剂萃取相比,固相萃取技术有突出的优点,如有机溶剂消耗小、富集倍数高、易实现自动化处理,可克服了液-液萃取易乳化、相分离慢的缺点,而且对环境的污染小,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目前固相萃取在分析化学中样品富集和预分离,药物的分离和纯化等多个行业均取得了广泛应用,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为反相固相萃取。本设计人经过长期试验研究,研制开发了一种高效自动固相萃取金的装置,用于氰化法固相萃取矿石、精矿或尾矿中的金,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高效自动固相萃取金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时这样实现的,包括固相萃取柱、泵和切换阀,所述的单元泵进口连接工作液进液管,单元泵出口通过切换阀之A、B口连通A固相萃取柱前端,A固相萃取柱后端连通切换阀之A、B口后再连接出口管;二元泵进口连接洗脱管,二元泵出口通过切换阀之C、D口连通B固相萃取柱后端,B固相萃取柱前端通过切换阀之C、D口连接出口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切换阀实现了固相萃取柱间及其导流方向的切换,使不间断连续萃取操作的得以完成,提高了萃取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固相萃取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A固相萃取柱,2—单元泵,3—二元泵,4—切换阀,5—B固相萃取柱,6—填料,7—管接头,8—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同样落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相萃取柱1、泵和切换阀4,所述的单元泵2进口连接工作液进液管,单元泵2出口通过切换阀4之A、B口连通A固相萃取柱1的前端,A固相萃取柱1后端连通切换阀4之A、B口后再连接出口管;二元泵3进口连接洗脱管,二元泵3出口通过切换阀4之C、D口连通B固相萃取柱5的后端,B固相萃取柱5前端通过切换阀4之C、D口连接出口管。
所述的切换阀4为四通阀。
图2示出了固相萃取柱的结构,两端设有端板8,端板8中心设有管接头7,端板8之间设置填料6。
所述的填料6为聚合物反相键合材料、反相键合硅胶填料、石墨化碳黑填料、反相树脂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包括萃取柱预处理,将含金溶液加压通过固相萃取柱,金被吸附在萃取柱上,洗脱除去干扰杂质,然后洗脱富集物并且收集金,两柱反向从而实现不间断连续萃取工作。
萃取工作时,待萃取液由单元泵2输送进入前端切换阀4之A口,从B口流出,经A固相萃取柱萃取富集后再从后端切换阀4之A、B口流出;转换切同时启动泵二元泵,完成对A固相萃取柱的洗脱和活化,洗脱液为200mL的乙醇,活化溶液为100mL乙醇;B固相萃取柱饱和后,再完成对B固相萃取柱的洗脱和活化,实现不间歇操作。该条件下富集倍数可达100倍,金的回收率达9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师范学院,未经玉溪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15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