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1925.8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3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唐向阳;孙旭海;张勇;房镇;高国涛;李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张媛德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弃物 干式厌氧 发酵 装置 | ||
1.一种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为栓塞流卧式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卧式发酵装置、搅拌装置、强制加料装置、换热装置、测温装置、控温与保温装置、控制装置、沼液回流喷淋装置、pH值、氧化还原电位与水分监测装置构成,卧式发酵装置由一个入料口、一个出料口和纵穿整个罐体的搅拌装置构成,搅拌装置为电动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上连接有多个搅拌臂,搅拌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物料进口位于卧式发酵装置入料口处,物料进口处有强制加料装置,强制加料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卧式发酵装置上有换热装置,换热装置通过管路经控制阀和循环泵与控温与保温装置连接构成循环换热系统,测温装置设在卧式发酵装置内,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与控制阀和循环泵电连接,沼液回流喷淋装置、控温与保温装置位于卧式发酵装置外壁,pH值、氧化还原电位与水分监测装置通过探头设置设在卧式发酵装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温与保温装置,是太阳能热泵系统,由太阳能辐射板、保温层、热泵机组、控温循环泵、储热装置、散热装置、控温控制装置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与保温装置的储热装置内供热介质的温度为5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由纵穿整个罐体的搅拌轴、搅拌臂和搅拌臂末端的叶轮片组成,搅拌轴为电动搅拌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为封闭的中空轴,中空部分被气体或空气填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臂在搅拌轴的径向外围均匀分布,在相邻的两个搅拌臂之间的径向上的相对角度α为30°-90°;搅拌臂在轴的横向的分布,且搅拌臂在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密度大分布于中间部分,在搅拌臂远离轴的一端装有叶轮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多组换热器,每组换热器由若干换热水罩或若干换热管串联连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换热器的一端均通过控制阀与控温与保温装置的换热管连接,每组换热器的另一端均与控温与保温装置的回流管连接,多组换热器均匀位于卧式发酵装置外部侧壁,每组换热器由至少二个换热罩或至少二个换热管串联连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为至少二个温度自动监测探头,二个以上个温度自动监测探头沿着罐体均匀分布,探头深入卧式发酵装置内0.3-1.0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发酵装置为钢结构,换热装置焊接在发酵罐外壁上;或者,发酵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换热装置设在发酵罐内底部和侧壁,采用素混凝土层覆盖及太阳能辐射板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未经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19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