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臂架泵车自动反搅拌控制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2454.2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5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强;沈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臂架泵车 自动 搅拌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臂架泵车料斗搅拌的控制装置,涉及泵送混凝土的车辆或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这种车辆或设备上的泵送混凝土工作时的料斗搅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臂架泵车上使用的料斗搅拌控制装置主要有手动换向阀控制和电动换向阀控制两种方式。
在臂架泵车上采用手动换向阀控制方式,通常都是采用多路手动阀的形式,如将搅拌和水泵等集中在一起。这样的控制方式具有结构紧凑、性价比高、比较直观等特点,但只能通过手动切换进行换向操作,压力无法单独设定,无法实现反搅拌的自动控制,智能化程度低。此种控制方式在以前生产的泵车上普遍使用过。这种控制方式,当系统压力调到150bar时,水泵液压马达的工作正常,压力大,水流足,但搅拌液压马达经常出现漏油、料斗底部易磨损;当压力调到100bar时,搅拌液压马达不再漏油,但经常会出现搅拌叶片被料斗混凝土中的大石子卡住不转,需手动切换让其反搅拌,而且在此压力状态下,水泵的工作不正常,压力低,无法正常清洗车子。这样一来用户就经常调节安全阀,导致安全阀损坏。
采用电动换向控制方式是使用集成控制的结构形式,如搅拌、水泵及冷却等功能集中在一块。这种控制方式具有集成化程度高,压力单独设定,易实现反搅拌的自动控制,智能化程度较高。但控制执行过程相对复杂,相对成本较高,在无电的情况下无法应急工作。此种控制方式在近期生产的泵车中多数采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的手动换向阀控制方式无法实现压力单独设定、无法实现自动反搅拌控制和智能化程度不高的缺点以及电磁换向阀控制方式的控制执行过程复杂、控制成本较高、故障率较高和无电情况下无法应急工作等缺陷,提供一种臂架泵车自动反搅拌控制阀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臂架泵车自动反搅拌控制阀装置,包括进油接口、回油接口、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其特征是:
为所述的进油接口、回油接口、第一油口、第二油口配置有一只安全溢流阀、一只压力继电器和一只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所述的安全溢流阀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之间;
所述的压力继电器与所述的进油接口连通;
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受控于所述的压力继电器并连接在所述的进油接口、回油接口与第一油口、第二油口之间。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进油接口、回油接口、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开设在一个阀块上,所述的安全溢流阀、压力继电器和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叠加在所述的阀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控制方式简单、控制成本低、控制实用性高、控制故障率低,便于搅拌的远程自动控制,智能化程度高,适用于现代新型臂架泵车的料斗搅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的外形示意图。
图3为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臂架泵车上对料斗搅拌进行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阀块,2-安全溢流阀,3-压力继电器,4-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臂架泵车自动反搅拌控制阀装置,6-搅拌液压马达,7-水泵液压马达,8-手动换向阀,9-安全阀,10/11-三位六通换向阀,12-液压泵,13-油箱,14-回油过滤器,P-进油接口,T-回油接口、A-第一油口、B-第二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臂架泵车自动反搅拌控制阀装置5,包括进油接口P、回油接口T、第一油口A、第二油口B、一只安全溢流阀2、一只压力继电器3和一只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
安全溢流阀2连接在第一油口A与第二油口B之间,用来限定搅拌液压马达6的最大工作压力;
压力继电器3与进油接口P连通,用来提供搅拌液压马达6的换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24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