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弧形弯头管件的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2800.7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方;李过;梁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B29C45/4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 弯头 脱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制造弯头管件的塑料模具,特别是涉及弧形弯头管件的脱模机构,属于塑料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管件普遍应用于建筑给排水中,其样式很多,如直通、弯头、三通、四通等,按照直径又可分为等径管件和异径管件。已有弯头管件都是由两个直管相连通,两个直管之间的夹角有60°、75°、90°、135°等,两个直管的外径由圆弧过渡,而两个直管的内径却是由清角过渡,所以在注塑成型时,采用直接向两侧抽芯即可脱模,但是这种管子的清角连接处强度差,受力差,易破裂,外形也不美观,若能将整个管件都采用圆弧过渡,即制成弧形弯头管件,将大大提高机械性能,但是现有管件中还没有这种弧形弯头的塑料管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生产出的制品强度高,质量好,外形美观,并且型芯的强度好,开模后,制品能自动掉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弧形弯头管件的脱模机构。
本实用新型弧形弯头管件的脱模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弯头管件包括两通弯管和三通弯管,所述的两通弯管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各自制有扩口,所述的三通弯管是在两通弯管的中部延伸出第三管口,第三管口与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相通,弯头管件的加工模具包括安装在型腔固定板内的型腔和安装在型芯固定板内的型芯,型腔和型芯构成制品的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模具的型芯包括主型芯、弧形型芯、第一扩口型芯和第二扩口型芯,主型芯与型腔共同构成制品的外形轮廓,弧形型芯的两头分别与第一扩口型芯和第二扩口型芯相连接,由此构成制品的内腔轮廓,第一扩口型芯和第二扩口型芯由动力带动,制品由旋转顶出机构带动。
本实用新型弧形弯头管件的脱模机构,适用于生产带有扩口的弧形弯头管件,其成型部件由型芯和型腔构成,型芯包括主型芯、弧形型芯、第一扩口型芯和第二扩口型芯,主型芯与型腔共同构成制品的外形轮廓,弧形型芯、第一扩口型芯和第二扩口型芯共同构成制品的内腔轮廓,弧形型芯对应制品的弧形弯头主体内腔,第一扩口型芯和第二扩口型芯分别对应制品的弯头主体两端的扩口内腔,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第一,第一管口与第二管口经圆弧相连,圆弧连接强度高,外形美观;第二,扩口部位与弧形弯头主体是一体成型,可保证制品的各个部位壁厚均匀,质量好;第三,旋转顶出机构带动的是制品,而非弧形型芯,能够保证弧形型芯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第四,旋转顶出机构使制品自动脱落,无需手工取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其脱模顺序如下:开模后,先经动力抽出第一扩口型芯和第二扩口型芯,然后通过顶出系统(模具本身的顶出系统)顶出制品连同制品内的弧形型芯,最后经旋转顶出机构将制品旋转出弧形型芯,使制品自动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2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泵浦装置
- 下一篇:具有弹性金属片结构的锂/二硫化铁圆柱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