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用限位环及应用该限位环的阀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3420.5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97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森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20 | 分类号: | F16K5/20;F16K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限位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门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阀门如一些水暖管件用、制冷装置用、液体回收装置用的球阀,他的开关限位装置主要为螺纹旋转控制或各种限为端控制,主要存在加工结构复杂,安装繁琐等缺陷。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5209680.3公开的一种改进结构的阀,主要包括有阀杆、卡环、阀座、动瓷片和定瓷片构成,在阀座上端设置有限位趾口,在阀杆相对该限位趾口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舌环,限位舌环随阀杆在限位趾口限定的范围内转动。该专利结构其工作原理是阀杆通过限位舌环在限位趾口限定的范围内转动,阀杆与限位舌环存在的连接关系必须可靠固定,结构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限位准确的阀门用限位环和带有该限位环的阀门。
一种阀门用的限位环,包括圆环体,所述的圆环体的内侧分布有两个用于限定阀杆转动角度的凸起,起到阀门的开关限位作用。圆环体的外侧带有可嵌入阀体的定位部件,该限位环固定在阀体上后相当于阀体的一部分,由限位环的两个凸起对阀杆限位作用,安装方便简单。
所述的定位部件为绕圆环体外圆周设置的环缺形结构。作为优选定位部件为绕圆环体外圆周设置的半圆环形结构。
所述的定位部件也可以是绕圆环体外圆周设置的若干个凸起。
所述的定位部件为扁平的片状,方便加工,可以冲压或铸造加工,成本低廉。
所述的两个凸起的凸出部顶点连线经过圆环体的圆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带有所述限位环的阀门,包括带有阀杆的阀体,所述的限位环套在阀杆外部并叠置在阀体上,阀体上设有与限位环上的定位部件配合的限位部件,用于阻止限位环转动。
为了便于限位环的放置,可以在阀体上开有用于容纳限位环的槽,限位环的圆环体套在阀杆上并置入该槽,安装方便。
阀体上的限位部件为若干限位凸起或是连成一体的限位块,可以与限位环上的定位部件相互抵靠,防止限位环相对于阀体转动。
所述的限位环通过一紧固部件被限定于阀体上,既保证便于安装也可防止限位环从阀体上脱落,所述的上网紧固部件为压帽和并圈,限位环叠置在阀体上后由压帽压住,压帽与阀体一般通过螺纹连接旋紧,在通过并圈并紧。
所述的阀杆与限位环接触部位的截面至少带有一对平行线,阀杆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所述平行线所在的侧面分别与圆环体内侧的凸起接触。
所述的阀杆与限位环接触部位的截面为矩形,阀杆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矩形其中两个相对边所在的侧面分别与圆环体内侧的凸起接触。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环的内侧凸起及外侧的定位装置实现了阀门开关的可靠性及安装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本实用新型限位环的阀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限位环中置有阀杆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阀杆逆时针转动90度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阀门用的限位环,包括圆环体1,圆环体1的内侧分布有两个用于限定阀杆转动角度的凸起2,起到阀门的开关时度阀杆转动角度的限定作用。
圆环体1的外侧带有可嵌入阀体的定位部件,图中放入定位部件为绕圆环体1外圆周设置的半圆环形结构,定位部件甚至限位环均为扁平的片状,方便加工,可以冲压或铸造加工,成本低廉。
圆环体1的两个凸起2的凸出部顶点连线经过圆环体的圆心。
本实用新型带有限位环的阀门,包括内置阀杆6的阀体5,限位环套在阀杆6外部并叠置在阀体5上,阀体5与限位环接触部位设有限位部件4,限位部件4为半圆环形结构,恰与圆环体1外侧的定位部件互补形成圆环,这样的话可以使限位环无法相对于阀体5转动,限位环由压帽7压住和并圈8配套使用,方便在阀体5上的安装。
参见图3、4,阀杆6与限位环接触部位的截面为跑道形,带有两个平行的侧边和连接这两个侧边的两段弧形边,阀杆6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所述两个平行的侧边分别与圆环体内侧的凸起2接触保证阀门开关限位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森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3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