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大后跟的袜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3598.X | 申请日: | 2009-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95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宇;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汉世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B11/00 | 分类号: | A41B11/00;A41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骁敏 |
地址: | 310009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大 后跟 袜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袜子,尤其是一种加大后跟的袜子。
背景技术
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说,当人正常站立时,两腿和双脚是基本成直角的。现有袜子的结构如图1所示,袜底1’上的袜底中间线11’与袜统2’上的袜统中间线21’之间所形成的角度α’远大于直角,当人们穿上这样的袜子时,脚踝前侧往往会形成很多褶皱,在运动和行走中会产生摩擦和不适感。
此外,当人们在做激烈运动时,尤其是穿着短统袜子的情况下,袜子往往会脱落下来。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袜子后跟3’处的提针线31’较短,导致后跟3’比脚后跟要小很多,不能很全面地贴合脚后跟。为解决这个问题,往往采取在袜口处使用更紧弹力材料的方法,但其结果是造成袜口紧绷,妨碍血液的正常循环,甚至造成运动的损伤。还有就是采用将后跟3’处的提针线31’做成Y字形等方法,这样做看似是将后跟加大了,但是只是在袜子的半圈内加大,作用很有限,并且脚踝前侧的褶皱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不能达到更好的舒适性效果。
而一般袜子在编织后跟的时候,针筒里的一半针正常编织,另一半针用来编织后跟,用来编织后跟的一半针中其中大约1/4的针来编织提针线。在袜子中编织提针线是用来增加袜跟的,提针线越长则袜跟越大。但是如用编织后跟的一半针中的其中一部分来编织提针线只能简单地增大后跟,并不能合理调整角度且会使褶皱更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前侧褶皱、贴脚舒适、有效防止袜子脱落的加大后跟的袜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袜子包括袜统、后跟和袜底,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袜统上的袜统中间线与袜底上的袜底中间线之间的角度为80~100度,且后跟处的提针线由常规提针线段和加长段组成,加长段的长度为8~18针。
本实用新型所述常规提针线段为一字形、Y字形或不规则分叉形。
本实用新型在袜子的脚踝前侧区域编织有网眼组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改进编织方法,用针筒里一半正常编织袜子的针的其中一部分来编织提针线,加长了后跟处的提针线,这样不仅使后跟增大,也调整了后跟的角度,达到袜底上袜底中间线与袜统上袜统中间线之间角度为直角的效果,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结构,穿着时贴合脚后跟,使袜子不易脱落,减少在脚踝前侧所形成的褶皱,提高袜子的舒适感;袜子的脚踝前侧区域所编织的网眼组织也使穿着更为舒适,更有效防止褶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袜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施例包括袜统1、后跟3和袜底2,袜统1上的袜统中间线11与袜底2上的袜底中间线21之间的角度α成90度,且后跟3处的提针线31由常规提针线段311和加长段312组成,常规提针线段311为一字形,其中加长段312的长度为10针。在袜子的脚踝前侧区域还编织有网眼组织4。
此外,袜统1上的袜统中间线11与袜底2上的袜底中间线21之间的角度α在80~100度之间;常规提针线段311也可为Y字形或不规则分叉形;加长段312的长度在8~18针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汉世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汉世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35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