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云母电发热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4199.5 | 申请日: | 200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388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余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铖 |
主分类号: | H05B3/28 | 分类号: | H05B3/2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5313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母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发热板,尤指一种云母电发热板。
【背景技术】
以一种在绝缘体上直接喷涂或以丝网印刷的方式覆盖一层导电薄膜而制成的发热板,其在通电后由导电薄膜产生热,并以热传导或热辐射的方式传递热,其具有以下特点为:面状发热,热效率高,热惯性小,省电省时,清洁卫生,无明火,可长时间连续工作。使得该发热板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空间。目前,常用发热板的结构不合理,发热板体积大,电路复杂,给维修、安装、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云母电发热板,其体积较小,安装、维修、使用方便。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云母电发热板,包括上、下衬板层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发热层,三者通过中部的连接件及包覆于衬板外周的包边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层为云母电热板,所述的发热层设有至少二组云母电热板,各组电热板包括复数个间距排设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片状云母电热条;各组电热条的第一端间隔一绝缘片叠置;同组电热条相互并联或串联,各组电热板相互并联。同组电热板的相邻电热条之间存有合适距离使各组电热板的电热条交替排设,不仅可以避免出现电热条直接叠置现象,又能充分利用电发热板的内部空间,减少体积,且使发热板的热度较为均匀,尤其在个别组工作情况下,不会造成局部过冷或过热情况的发生。相邻组电热板之间间隔有一绝缘片可防止短路。其结构简单,电路清晰,体积较小,给安装、维修、使用等方面带来方便;采用多组电热板并联的方式,其最大功率为多组电热板功率的叠加,最小功率为单组电热板功率,当然单组电热板功率也可不同,通过控制各组电热板的通断电状况获得多种功率,以满足不同需要。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电热条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涂有银浆层;同组电热条的第一端共接于一导电体,各组电热条的第二端共接于一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于银浆层上,其上方覆有绝缘条;所述银浆层、导电体和绝缘条三者的宽度相适配,电热条、导电体和绝缘条三者通过连接件连接。各组电热板的第一端均独自设导电体使同组电热条相连,各组电热板的第二端由同一导电体相连,当导电体与电源相连时,同组电热条构成并联回路,同时各组电热板也实现并联回路,此结构简单,利于实际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检修、装配。银浆层将导电体的电源有效传导至电热板上,防止接触不良、跳火现象,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所述的连接件可为卡接件或铆接件等,因电热条、导电体和绝缘条三者的叠加后较薄,可用钉书针将三者直接钉住固接。
所述的导电体为铜网或铜箔。导电体为铜网,其柔性好能与银浆层较好贴合且网状的导电体使两者接触面较大,同时铜网强度较高、导电性能好,故铜网导电体在确保电接触可靠的同时具有长的寿命;采用铜箔作为导电体,其与银浆层为面接触,导电性好,防止跳火。两者可酌情选择。
所述下衬板层设有内、外二片绝缘板,两片绝缘板之间设有铝箔,所述铝箔的面朝发热层面为亮光面,其背对发热层面为亚光面。外绝缘板用于遮掩连接件并保护铝箔,使发热板表面平整、美观,发热层的热传递主要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进行,设铝箔可把发热层的热辐射反射回去,使云母电发热板单面散热,集中供热,加快升温。
所述电热条包括云母绝缘基材板及在基材板单面喷涂有金属氧化物的电发热层;所述绝缘板为云母板。云母板成本低,性能稳定、热传递性好。
所述发热板还包括中空分体式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包括设于上衬板上的上盖与设于下衬板上的具复数个数目与导电体相配的电源线引出孔的下盖,两者通过连接件连接。接线座可通过卡接的方式固接在发热板上,接线座的上、下盖之间通过螺钉紧固,接线座可用耐热、绝缘的塑料制成。复数个电源线引出孔用以穿设与导电体相连的电源线。
所述接线座设于发热板的下端,所述导电体的引入电源端位于接线座腔内,导电体通过铆接件与电源线相连。
所述的接线座还包括位于上、下盖之间的且与上、下盖相配的柔性密封垫。由于云母板较脆硬,柔性密封垫能与云母板密封贴合,从而使接线座密闭,不致由于外物(导电金属、水等)落于接线座内而发生短路现象,提高工作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铖,未经余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41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盘式定心夹紧装置
- 下一篇: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