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检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的检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4351.X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5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汽车发动机 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的检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工作的状态下,为有效降低噪音,振动,通常会在进气管中间增加设计一段或多段波纹状的结构,由于进气管使用材料的特殊性,加上波纹状的进气管有很强的伸缩性,进气管两口部圆心之间的纵向垂直中心距A’、水平中心距B’就很难控制,虽然进气管两口部圆心纵向垂直中心距A’或水平中心距B’超差,对进气管的装配不会带来多大困难,但对于进气管的使用寿命而言这是致命的,尤其是波纹状管路,一旦进气管两口部圆心纵向垂直中心距A’或水平中心距B’超差,就意味着管子将不能在自由状态下进行装配,波纹状管路将被拉伸或压缩,在发动机长期使用后,加上发动机工作环境的恶劣,进气管波纹状管路甚至会出现破损,从而影响汽车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检具用于检测发动机进气管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导致不合格进气管安装到发动机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的检具,使用该检具可以方便检测出发动机进气管是否合格,避免了不合格的发动机进气管安装到发动机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检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的检具,该检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支架、检测支架,所述检测支架与所述底座通过相互配合的导轨连接在一起,所述定位支架与检测支架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定位模拟块、检测模拟块,所述定位模拟块与检测模拟块所形成的纵向垂直中心距、水平中心距、水平夹角分别与待测的进气管纵向垂直中心距、水平中心距、水平夹角相对应,所述定位模拟块端部外径尺寸为进气管定位口部内径的理论尺寸最小值,检测模拟块端部外径尺寸为进气管待测口部内径的理论尺寸最小值减去待测口部的圆心位置度公差范围值。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动机进气管的支撑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上端面开设有一凹口,该凹口的内表面与进气管的外表面相适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检测出发动机进气管纵向垂直中心距A’是否合格,并且配合通止规可以检测出水平中心距B’是否合格,避免了不合格的发动机进气管安装到发动机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检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的检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用于检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的检具俯视图。
图3为发动机进气管安装于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动机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见图1~图4,用于检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的检具主要由底座1、定位模拟块4、检测模拟块3,以及导轨7等构成。
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支架6、检测支架5,所述检测支架5与所述底座1通过相互配合的导轨7连接在一起,所述定位支架6与检测支架5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定位模拟块4、检测模拟块3,所述定位模拟块4与检测模拟块3所成的纵向垂直中心距A、水平中心距B,水平夹角α,分别与待测的进气管纵向垂直中心距A’、水平中心距B’,水平夹角相对应。
进气管的尺寸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使在公差范围内的进气管可以检出,将定位模拟块4的外径加工成进气管定位口部内径的理论尺寸最小值,将检测模拟块3外径加工成进气管待检测口部内径的理论尺寸最小值减去待测口部的圆心位置度公差范围值(位置度公差是以理论正确尺寸给定被测要素的理想位置,并对每一个被测要素给定位置度公差,以此限制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的变动),检测模拟块3如果可以推入进气管该口部内,那说明该进气管两口部圆心高度差符合图纸要求,也即两口部圆心纵向垂直中心距A’符合图纸要求。
两口部的水平中心距B’,利用检测模拟块3与进气管口部的距离通过通止规就可以来判断是否符合图纸尺寸要求。
优选的,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发动机进气管的支撑架2,这样可方便安装、摆放发动机进气管,所述支撑架2上端面开设有一凹口20,该凹口20的内表面与进气管的外表面相适配。
现以检测一进气管两口部圆心纵向垂直中心距A’为100±2,两口部直径均为50±0.5为例,作进一步说明:
定位模拟块4按照进气管定位口部的理论尺寸最小值加工,做成直径为49.5,计算公式:50-0.5=49.5,进气管定位口部与定位模拟块4紧密贴合,检测模拟块3按照进气管待检测口部理论尺寸最小值减去(将检测模拟块3外径加工成进气管待测口部内径的理论尺寸最小值减去待测口部的圆心位置度公差范围值,检测口部圆心位置度为±1,半径为1的圆直径为2),做成直径为47.5的圆柱,计算公式:50-0.5-2=47.5,当进气管定位口部在检具上用直径为49.5的定位模拟块4定位后,待测口部通过以定位口部为基准,直径为47.5的检测模拟块3检测,如果可以将检测模拟块3推入进气管待测口部内,那说明该进气管两口部圆心纵向垂直中心距符合图纸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4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射频识别卡的运动量管理装置
- 下一篇:大烟道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