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轭凸轮式的插秧机强制推秧栽植臂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4367.0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04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能;胡连军;赵雄;赵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轭 凸轮 插秧机 强制 栽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插秧机,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行星轮系式分插机构的推秧栽植臂。
背景技术
栽植臂和推秧装置的作用是将插秧机秧箱上的毯状秧苗撕开并将其推入田中的装置。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出售的插秧机机行星轮系式分插机构栽植臂结构形式及其推秧装置传动原理一致,栽植臂与行星轮做取秧动作,栽植臂内的推秧装置做相对于栽植臂的直线往复运动:由平面凸轮、拨叉、推秧杆和弹簧共同完成推秧动作,其结构形式简单,但不能适应不同的转速,特别是作业速度变化较大时,往往出现推秧结束时间提前或滞后,这是由于推秧的开始时间决定于凸轮的廓线,而推秧时间的长短则决定于弹簧的刚度。当插秧速度太慢时,推秧提前,反之推秧滞后,这都造成秧苗的直立度差,影响秧苗的返青。而一般情况不会更换弹簧,因此插秧机只能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作业,对速度的适应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共轭凸轮式的插秧机强制推秧栽植臂,该机构能满足插秧机的插秧要求,并能适应插秧机在任何转速下的作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栽植臂驱动轴即为分插机构行星轮轴,其上活套有主动圆柱齿轮,从动圆柱齿轮和共轭凸轮都装在从动轴上,主动圆柱齿轮伸出栽植臂壳体外与分插机构行星架相牙嵌,与分插机构行星架没有相对转动,栽植臂壳体固结在栽植臂驱动轴上;共轭凸轮、叉形摆杆和固定在叉形摆杆上的两个滚子组成共轭凸轮机构;叉形摆杆为共轭凸轮机构从动件,固定在栽植臂壳体上的一铰链点,一端通过两个滚子与共轭凸轮的主凸轮和副凸轮相接触,另一端通过一长槽与推秧杆接触,推秧杆做直线往复运动,将秧针上秧苗推入田中。
所述的共轭凸轮由主凸轮和副凸轮组成,分别通过与各自的滚子接触,控制推秧杆的推秧、缩回和停止动作。
所述的叉形摆杆的放大系数为1.5~2.5倍,即铰链点中心到叉形摆杆和推秧杆的接触点距离与铰链点中心到两个滚子中心的距离之比。
所述的主动圆柱齿轮和从动圆柱齿轮的传动比为1∶1
采用齿轮机构和共轭凸轮机构,将栽植臂驱动轴和主动圆柱齿轮的相对旋转运动转变成推秧杆的规律性直线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机构能满足插秧机的插秧要求,并能适应插秧机在任何转速下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A处的剖视图。
附图中:1、栽植臂驱动轴,2、主动圆柱齿轮,3、栽植臂壳体,4、从动轴,5、共轭凸轮,6、从动圆柱齿轮,7、分插机构行星架,8、副凸轮,9、主凸轮,10、滚子,11、铰链点,12、叉形摆杆,13、推秧杆,14、秧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栽植臂驱动轴1即为分插机构行星轮轴,其上活套有主动圆柱齿轮2,从动圆柱齿轮6和共轭凸轮5都装在从动轴4上,主动圆柱齿轮2伸出栽植臂壳体3外与分插机构行星架7相牙嵌,与行星架没有相对转动,栽植臂壳体3固结在栽植臂驱动轴1上。共轭凸轮5、叉形摆杆12和固定在叉形摆杆上的两个滚子10组成共轭凸轮机构。叉形摆杆12为共轭凸轮机构从动件,固定在栽植臂壳体3上的一铰链点11,一端通过两个滚子10与共轭凸轮5的主凸轮9和副凸轮8相接触,另一端通过一长槽与推秧杆13接触。
共轭凸轮5由主凸轮9和副凸轮8组成,分别通过与两个滚子10接触,控制推秧杆13的推秧、缩回和停止动作。叉形摆杆12的放大系数为1.5~2.5倍,即铰链点11中心到叉形摆杆12和推秧杆13的接触点距离与铰链点11中心到两个滚子10中心的距离之比。主动圆柱齿轮2和从动圆柱齿轮6的传动比为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栽植臂壳体3与栽植臂驱动轴1一起做取秧动作。主动圆柱齿轮2相对栽植臂驱动轴1转动,通过主动圆柱齿轮2和从动圆柱齿轮6相啮合,使得与从动圆柱齿轮6共轴的共轭凸轮5转动,通过两个滚子10与共轭凸轮5的主凸轮9和副凸轮8相接触的从动件叉形摆杆12摆动,叉形摆杆12的另一端上有一长槽,该长槽与推秧杆13上的销子接触,随着叉形摆杆12的摆动,推秧杆13做直线往复运动,将秧针14上秧苗推入田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4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古木桶塑料花盆
- 下一篇:路灯回路群集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