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险箱门拉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4513.X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364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海康 |
主分类号: | E05G1/026 | 分类号: | E05G1/026;E05B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812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箱 拉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险箱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指保险箱门拉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险箱门拉手,大都是固定把手,并且是凸出固定于保险箱门板的外侧面上,这样设计的缺点是,占空间位置,因为大多数的保险箱由于安全的需要,往往都是放置于隐蔽处,而且外部还会盖上罩板,以消除人的视线。但由于凸出的拉手,会占据空间,所以放置较不方便,也不便于运输和搬运,因此,对保险箱门拉手的改进也成为重要的课题。
今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0710037217.X名称为《硬币回收保险箱》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结构,其结构包括箱体、箱盖、移门、内胆;安装底板上的联动机构双锁互动控制移门和箱盖,移门穿于导向轴,旋转轴固接A凸轮、B凸轮,一个半圆转柄接A连接块,另一个半圆转柄接B连接块,第一锁的锁钩与挡轴接触;第二锁偏心轮接触解锁摆臂;连板一端的定位销伸至偏心轮的滑道,中间定位销卡入安装底板的定位孔,另一端的定位销穿入一个箱盖锁钩中间的腰形槽,箱盖锁钩有锁槽与箱盖的锁钉配合。箱体结构合理,能保证硬币不影响联动机构,可方便组装成整体后再和箱体结合。联动机构提供了可靠性的保证。关闭移门才能从箱柜上取下,用同一把钥匙不能打开移门,必须用另一把钥匙打开箱盖,取空钱币并解锁后才能再次投入使用。它的拉手,是凸出且可专动地设置于门板的外侧面上,其体积可有所缩小,即相对于现有技术有所改进,但还是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即还需要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不占空间且使用方便的保险箱门拉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保险箱门拉手,包括有把手柄,该把手柄设置于保险门的门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柄通过可从门板的凹腔中拉出而放手后能自动回复到凹腔中的结构而与门板设置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可从门板的凹腔中拉出而放手后能自动回复到凹腔中的结构为:所述把手柄包括拉手和拉杆,所述拉杆为弯曲杆,其一端与拉手相连接,而拉杆的另一端穿过门板的凹腔与门板里侧竖向设置的转轴活动相连接,且在转轴上套置有使把手柄复位的回复扭簧。
再改进,所述拉杆优选为两根,以上下相互平行地固定于竖向设置的拉手上下端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上还连接有杠杆式防止过力保护的拨片,而该拨的另一端与位于门板内可水平滑动的滑板相连接,且拨片的最大摆动处为滑板水平向左最大位移距离处,同时转轴处于以顺时针方向所转动的最大角度位置处。
再改进,所述滑板可水平滑动的结构选择为:所述滑板的左部开有条形凹槽孔,有销轴一头宽松地插置于条形凹槽孔中,而销轴的另一端与门板相固定,滑板的右端与一滑动锁块相连接,该滑动锁块可左右滑动地置于定位板上,而该定位板与门板相固定。
再改进,所述拨片的另一端与位于门板内可水平滑动的滑板相连接的结构为:所述拨片的端部为插接于滑板的凹孔中而与滑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再改进,所述的门板凹腔是门板开孔并焊接上安装盒而成,安装盒内衬塑料装饰盒构成凹腔。
再改进,所述转轴可通过共同锁定螺钉连接固定上拉杆和拔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把手柄可从门板的凹腔中拉出而放手后能自动回复到凹腔中的结构而与门板设置在一起。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把手柄为凹置于门板的凹腔中,所以不占空间,当使用时,只要将手伸入凹腔,将把手柄拉出,同时保险箱门打开,而在放手后,把手柄由于扭簧的作用能自动回复于门板的凹腔中,所以不仅不占空间,而且体积小、使用方便和门板美观平整,也方便运输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关门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把手柄拉出时的结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海康,未经曹海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4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