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刃部直径可调节绞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4767.1 | 申请日: | 200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516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祖卫 |
主分类号: | B23D77/02 | 分类号: | B23D7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22200浙江省浦江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调节 绞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领域,尤其涉及刃部直径可调节绞刀。
背景技术
铰刀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和缝纫机的生产和修理行业。现有运用与上述行业的绞刀结构比较简单,在本体上的刃端设有导锥,通过导锥进行加工,现有绞刀存在的缺陷是:绞刀的刃部的直径不可调节,加工不同孔径的产品需要刃端直径不一的多把绞刀,由于不同绞刀刃端的导锥长度不能完全相同,因此更换绞刀加工存在加工速度慢,加工完成的产品精度低质量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上述解决现有铰刀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刃部的直径大小可以调节的绞刀。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刃部直径可调节绞刀,由绞刀本体和压杆构成;绞刀本体上的刃端设有导锥,刃间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张紧槽,绞刀本体内横向设置压杆安装孔,压杆安装孔由外至内其直径逐渐变小;压杆形状与压杆安装孔匹配,其与压杆安装孔孔壁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压杆后端置于压杆安装孔内,压杆前半部分的外侧壁与安装孔外侧部分的孔壁螺纹连接,压杆由前至后其直径逐渐变小,压杆可在压杆安装孔内横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绞刀本体外侧的压杆上设有定位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张紧槽是直槽。
作为优选,所述张紧槽是螺旋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刃部直径可调节绞刀,刃部直径的大小通过压杆横向移动调节,即压杆挤压压杆安装孔后刃间的张紧槽收缩实现刃部直径大小的调节。该刃部直径可调节绞刀加工孔径大小不一致的产品时,可按照不同孔径调节刃部直径的大小,不需要更换不同的绞刀,具有加工速度快、加工精度高和加工质量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的A-A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刃部直径可调节绞刀,由绞刀本体1和压杆3构成。绞刀本体1上的刃端2设有导锥5,刃2间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张紧槽6。绞刀本体1内横向设置压杆安装孔7,压杆安装孔7由外至内其直径逐渐变小。压杆3形状与压杆安装孔7匹配,压杆3由前至后其直径逐渐变小,压杆3后端置于压杆安装孔1内,压杆3前半部分的外侧壁与安装孔7外侧部分的孔壁螺纹连接,压杆3可在压杆安装孔7内横向左右移动。绞刀本体1外侧的压杆3上设有定位螺母4,用于固定压杆3的位置。上述张紧槽6可以是直槽,也可以是螺旋槽,张紧槽6是数量可以是奇数也可以是偶数。
绞刀本体1上刃部2直径的大小通过压杆3横向移动调节,即压杆3挤压压杆安装孔1后刃间2的张紧槽6收缩实现刃部2直径大小的调节。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较好的实施方式,凡采用本技术方案描述的构造、特征及在其精神原理上的变化、修饰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祖卫,未经张祖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4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信系统的间歇接收/发送
- 下一篇:一种季铵盐的合成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