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入式修正液笔头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5039.2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21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沙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君杰 |
主分类号: | B43L19/00 | 分类号: | B43L19/00;B43K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14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入式 修正 笔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正液笔头,具体指一种压入式修正液笔头。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往往用修正液来覆盖错误的文字,该修正液大多包括内置有修正液的容器本体,在该容器本体的开口上设置有笔头,而现有的笔头又以压式入结构(即一体式结构)为常见,它通常包含有中空管状的笔套,笔套的一端形成出液口,出液口处设置有部分外露于笔套的钢珠或针杆,弹簧的一端压在钢珠或针杆上,另一端受压于与笔套内壁相连的限位件上。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834934Y的《一种一体式修正液笔头》和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128338Y《一体式修正液钢针型笔头》均披露了这样的笔头结构。使用时,将笔头抵压在文件纸面上,使钢珠或针杆头部内缩于笔套内,让容器体体内的液压液通过钢珠或针杆头部与出液口内壁间的间隙流出,以此来达到修正文字错误的目的。
在上述钢珠或针杆内缩的过程中,就会发生出液口的笔套端部与文件纸面相触碰的现象,可由于笔套管壁下端面均采用平面结构,因此在上述触碰过程中,笔套管壁下端面与其外侧面之间的棱角、笔套管壁下端面与出液口内壁之间的棱角很容易划伤纸张,同时这样的结构也不利于修正液的顺畅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不易划伤纸面且出液顺畅的压入式修正液笔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压入式修正液笔头包括有中空管状的笔套,该笔套的下端管口形成出液口,在该出液口处设置有头部外露于笔套的针杆,弹簧的一端抵压在该针杆的尾部上,另一端受压于与笔套内壁相连的限位件,所述笔套的下端管口具有外倒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口部还具有内倒角,且所述的外倒角与内倒角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而使所述笔套的管壁下端部为弧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限位件至少由两个弧形限位片组成,各弧形限位片可以由所述笔套内壁冲压而出,这种冲压而成的一体件,不仅压住了弹簧,而且可以利用各限位片的弧形,使各限位片的自由端共同套住弹簧的内孔,使得弹簧不会径向偏移,即弹簧和针杆能准确地定位在笔套中心,从而确保了针杆与笔套之间配合的稳定性,提高了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可有效地防止修正液的泄漏现象。
在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限位片有六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笔套内壁;当然也可以为三个、四个或五个,。
所述笔套内孔一般为不等径内孔,即它的下部内孔孔径小于上部内孔孔径,上述限位片可以位于笔套上部内孔的内壁上,但为了取得较佳的出液效果,上述限位片可以位于笔套上部内孔和下部内孔之间的过渡内孔处,而将弹簧压制在笔套的下部内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笔套管壁下端部为弧面结构,因此当针杆内缩于笔套而使笔套管壁下端部与文件纸面相触碰时就不会发生划伤纸面的现象,并能使修正液覆盖的更加均匀,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出液口的内倒角,使得出液更加流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笔套的剖面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该修正液笔头包括有中空管状的笔套1、针杆2和弹簧3,其中,笔套1和针杆2均采用铜质材料制成,笔套1的内孔为不等径内孔,下部内孔12的孔径小于上部内孔13的孔径,上、下部内孔之间为过渡内孔14,该笔套的下部内孔管口缩口后形成出液口15,同时,笔套的下端管口具有外倒角16,出液口的口部具有内倒角17,且外倒角与内倒角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而使笔套的管壁下端部为弧面结构18。
在上述出液口处设置有头部外露于笔套的所述针杆2,且针杆与笔套内壁结合处的笔套内壁19呈弧形,当然也可以设计成与针杆对应部位相吻合的锥形结构。
上述弹簧3一端套在针杆2的尾部上,将针杆抵压在出液口处,弹簧的另一端受压于与笔套内壁相连的限位件,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由六个弧形限位片11组成,分别位于笔套的过渡内孔14的内壁处,各弧形限位片11由该处的笔套内壁冲压而出,即各限位片11与笔套1为一体件,且均匀分布于笔套内壁上,而将上述弹簧3压制在所述笔套的下部内孔12中。上述限位件也可以采用由笔套内壁冲压而成的环片来代替各限位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君杰,未经沙君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5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童安全座椅与基座扣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纤维基材热塑淋膜型双面复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