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炒茶机炒锅升降电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5043.9 | 申请日: | 200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402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云强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永康市联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柯利进 |
地址: | 3214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茶机 炒锅 升降 电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形茶炒制机,特别是一种炒茶机炒锅升降电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扁形茶炒制机中的炒锅升降一般是通过齿板传动机构和手动杆操作实现,其齿板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炒锅两侧前部的条形齿板,以及分别与条形齿板啮合连接的两扇形齿板,两扇形齿板分别固定于一转动横杆上,转动横杆通过支座连接于机架上,手动杆内端与转动横杆一端固定连接,手动杆外端向下压时,转动横杆就带动两扇形齿板转动和啮合的条形齿板上升,炒锅随之升高。使用中,手动杆外端下压后可通过机架前侧板上设有的卡齿一级级卡住,炒锅相应一步步升高。但是,采用手动杆方式升降炒锅还存在以下不足:
1.手工操作比较麻烦。并且重复调节一致性差。
2.炒锅只能一级级升高,不能进行无级调节,炒茶质量受到一定影响,而且不利于炒茶机实现全自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炒茶机炒锅升降电动装置,使炒锅升降能够电动操控,免除手工操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炒茶机炒锅升降电动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侧板上的转动横杆,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横杆一端伸出机架侧板,且固定一单向左臂杆,该机架侧板外侧设有电机和减速器,减速器输出轴上连接一凸轮,凸轮与单向左臂杆活动相接,凸轮经单向左臂杆带动转动横杆。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伸出机架侧板的转动横杆一端中固定有单向右臂杆,双向臂杆活动套接于转动横杆外端,转动横杆外端头设有螺母;双向臂杆的左臂杆与凸轮活动相接,双向臂杆的右臂杆端头设有调节螺丝,调节螺丝下端顶接单向右臂杆的弯折头。
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电机经减速器驱动凸轮旋转,然后由凸轮带动转动横杆,再经外部的齿板传动机构使炒锅升降。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电动操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3中双向臂杆和单向右臂杆连接于转动横杆一伸出端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中,1-炒锅、2-电机、3-单向左臂杆、4-转动横杆、5-凸轮、6-机架侧板、7-减速器、8-齿轮、9-双向臂杆、10-螺母、11-调整螺丝、31-单向右臂杆、91-双向臂杆的左臂杆、92-双向臂杆的右臂杆。
如图1所示,一种炒茶机炒锅升降电动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侧板6上的转动横杆4,转动横杆4一端伸出机架侧板6,且固定一单向左臂杆,该机架侧板6外侧设有电机2和减速器7,减速器7输出轴上连接一凸轮5,凸轮5与单向左臂杆3活动相接,凸轮5经单向左臂杆3带动转动横杆4。电机2和减速器7可通过齿轮8传动。
如图2所示,所述伸出机架侧板6的转动横杆4一端中固定有单向右臂杆31,双向臂杆9活动套接于转动横杆4外端,转动横杆4外端头设有螺母10;双向臂杆的左臂杆91与凸轮5活动相接,双向臂杆的右臂杆92端头设有调节螺丝11,调节螺丝11下端顶接单向右臂杆31的弯折头。当转动调节螺丝11向下顶动单向右臂杆31的弯折头,双向臂杆的左臂杆91外端就向下,炒锅1就可相应提高上升高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2经减速器7驱动凸轮5旋转,然后由凸轮5带动转动横杆4,再经外部的齿板传动机构使炒锅1升降。其结构简单、可电动操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云强,未经陈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5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花轮童车
- 下一篇:镁铝蜂窝板及镁铝蜂窝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