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收缩膜生产线中的内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5149.9 | 申请日: | 200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1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成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08 | 分类号: | B29C55/08;B29L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明阳;王 兵 |
地址: | 3141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 生产线 中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属于塑料成型或连接小类,即B29C,特别涉及母膜的内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热收缩膜在生产中常用外表冷却工艺,但无内表面冷却过程,所以内表面与外表面冷却不均匀,高分子结晶度增加,导致产品透明度降低,另外因为是单面冷却使薄膜容易发生卷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收缩膜生产线中的内冷装置。使用该装置和常规外冷却设备配合,可使母膜内外同时均匀冷却,以克服冷却不均匀带来透明度降低并且容易卷曲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是热收缩膜生产线中的内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从上向下固定于圆筒形的母膜之中,它由T字形主轴和壳体组成;所说壳体由从上向下各自独立又通过工质孔道依次连通的水仓A、水仓B、水仓C和水仓D组成;主轴从上向下紧配合穿过各水仓,以螺母与水仓D底部中心固定;主轴上端与水仓A上部密封形成环状空腔,该空腔上下有分别与大气、水仓A连通的工质通道,进水管从主轴右侧紧配合穿入,进水管下端出口和主轴下端开口以及水仓D连通;水仓B和水仓C内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相应组的螺旋形铜管,水仓B内的铜管上口通过水仓A和水仓B之间的空气通道与大气连通,水仓C内的铜管下口通过水仓C和水仓D之间的空气通道与大气连通;主轴空腹,上端和腰部有空气通道,上端空气通道与压缩空气源相连,腰部的空气通道与水仓B内铜管下口及水仓C内铜管上口相通;上述进水管的上口与冷却工质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试用过程中,冷却工质例如冷水从进水管上口进入,经下口从下向上依次通过各水仓后,从主轴工质通道流出,从而冷却铜管组内的空气,构成冷却工质回路和被冷却空气回路,冷却后的空气均匀喷向母膜内壁,在已有技术外冷却装置的配合下,从而使内表面与外表面形成温度一致,使母膜受冷均匀,提高膜的收缩性能,包括提高透明度,克服卷曲的弊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剖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本例为六组铜管。
其中:1.主轴,2.水仓A,3.铜管,4.水仓B,5.水仓C,6.水仓D,7.母膜,8螺母9.出水口,10.进气口,11.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热收缩膜生产线中的内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从上向下固定于圆筒形的母膜7之中,它由T字形主轴1和壳体组成;所说壳体由从上向下各自独立又通过工质孔道依次连通的水仓A2、水仓B4、水仓C5和水仓D6组成;主轴1从上向下紧配合穿过各水仓2、4、5、6,以螺母8与水仓D6底部中心固定;主轴1上端与水仓A2上部密封形成环状空腔,该空腔上下有分别与大气、水仓A2连通的工质通道,进水管11从主轴1右侧紧配合穿入,进水管11下端出口和主轴1下端开口以及水仓D6连通;水仓B4和水仓C5内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相应组的螺旋形铜管3,水仓B4内的铜管3上口通过水仓A2和水仓B4之间的空气通道与大气连通,水仓C5内的铜管下口通过水仓C5和水仓D6之间的空气通道与大气连通;主轴1空腹,上端和腰部有空气通道,上端空气通道与压缩空气相连,腰部的空气通道与水仓B4内铜管下口及水仓C5内铜管上口相通;上述进水管11的上口与冷却工质源相连。
在图1、图2中,在水仓B4、水仓C5通过焊接来安装铜管3,六等分均布如图2,把水仓A2、水仓B4、水仓C5、水仓D6相互焊接成整体后进行精加工,再用主轴1与水仓A2、水仓B4、水仓C5、水仓D6用螺母8固定。通过主轴1的进水管11即工质通道加入冷却液,(例如:冷却水),冷却液依次经过水仓D6、水仓C5、水仓B4、水仓A2后,由主轴的出水口9即工质通道流出,由此进行循环冷却铜管3,当气体从主轴1的进气口10即空气通道进入分配到各个铜管3内。气体得到相应的冷却后,分别从水仓A2与水仓B4、水仓C5与水仓D6联接处的空气通道吹出,这样就母膜7内壁也得到充分冷却,使母膜7受冷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成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众成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5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增强复合管道及容器缠绕机
- 下一篇:用于制作上梁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