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安全起动摇把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5185.5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8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公一;蒋世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公一 |
主分类号: | F02N1/02 | 分类号: | F02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浙江省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安全 起动 摇把 机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内燃机手启动的内燃机安全起动摇把机构。
(二)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内燃机在用手柄起动时,当内燃机发生起动反转时,导致手柄随起动轴反转,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因此出现了防反转的安全起动摇把,如专利号为200810100091.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这样一种脱开式安全手柄:其具有安装在内燃机外壳上的底座,手柄的与内燃机起动轴配合的转轴上设有一个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包括内圈、外圈,内圈和外圈之间通过棘轮棘齿连接,在底座上设有推销,在外圈的内侧边上设有斜槽,推销位于斜槽内,当发生反转时,斜槽可起到缓冲作用。这种技术方案还存在的缺点在于:棘轮机构设于手柄的转轴上,因此手柄转轴的尺寸较长,而且手柄整体的体积和重量都大大增加,不利于起动时的施力。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内燃机安全起动摇把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手柄整体体积及尺寸较大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手柄整体体积及尺寸小的内燃机安全起动摇把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燃机安全起动摇把机构,包括内燃机内的起动轴以及底座、套圈、手柄,所述的套圈套设在所述的底座外,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套圈之间通过棘轮棘齿机构连接,所述的手柄包括摇臂和与所述的起动轴配合的转轴,所述的底座固设在内燃机的外壁上,该底座具有中心孔,所述的中心孔对准所述的起动轴,所述手柄的转轴伸入所述底座的中心孔内,所述套圈的外侧设有关于套圈的中心呈中心对称的两个插槽,所述手柄的转轴上还设有推销,所述的推销容纳在所述的插槽内;
所述插槽的一条侧边为推动边,所述的手柄转动时所述推销的推力作用在所述的推动边上从而所述的套圈随所述手柄转动,所述插槽的另一条边为反转缓冲边,所述的反转缓冲边为向外倾斜的斜边。
进一步,所述的推动边为直边。
进一步,所述套圈的内圆为棘轮,所述底座的外圆上设有与棘轮配合的棘齿。
所述的起动轴为实心轴,所述手柄的转轴为空心轴,所述的起动轴插入所述的转轴内。或者:所述的起动轴为空心轴,所述手柄的转轴为实心轴,所述手柄的转轴插入所述的起动轴内。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施力转动手柄的摇臂,套圈在推销的推力作用下亦随之旋转,当发生反转时,套圈由于棘爪的作用,不发生反转,在套圈的缓冲边的作用下,手柄的转轴沿反转缓冲边滑出,与起动轴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底座固定在内燃机的外壁上,套圈亦套设在底座上,因此手柄的转轴上无连接件,手柄的转轴尺寸可适当减小,且手柄整体的体积亦可大大减小。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与套圈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底座与套圈配合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内燃机安全起动摇把机构,包括内燃机内的起动轴1以及底座2、套圈3、手柄4,所述的套圈3套设在所述的底座2外,所述的底座2与所述的套圈3之间通过棘轮棘齿机构9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套圈3的内圆为棘轮,所述底座2的外圆上设有与棘轮配合的棘齿。当然也可以在底座2的外圆上设有棘轮,套圈3的内圆上设有与棘轮配合的棘齿。所述的手柄4包括摇臂8和与所述的起动轴1配合的转轴7,所述的底座2固设在内燃机的外壁上,该底座2具有中心孔,所述的中心孔对准所述的起动轴1,所述手柄4的转轴7伸入所述底座4的中心孔内,所述的套圈3的外侧设有关于套圈的中心呈中心对称的两个插槽5,所述的手柄4的转轴7上还设有推销6,所述的推销6容纳在所述的插槽5内,所述插槽5的一条侧边为推动边,所述的手柄4转动时所述的推销6的推力作用在所述的推动边上,从而所述的套圈3随所述手柄4转动,所述插槽5的另一条边为反转缓冲边10,所述的反转缓冲边10为向外倾斜的斜边。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推动边为直边。推动边为直边也是最佳的实施方式。
一般来说,所述的起动轴1为实心轴,所述手柄4的转轴7为空心轴,所述的起动轴2插入所述的转轴7内。当发生反转时,由于底座2与套圈3之间通过棘轮棘齿机构9连接,在棘爪的作用下,套圈3不随之反转,因此手柄的转轴沿反转缓冲边10滑出,手柄4与内燃机的起动轴1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公一,未经陈公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5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具车的抽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