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橡模冷流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5242.X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5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波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73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195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橡模 冷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注橡模冷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橡胶制品的大批量生产是借助于注橡模具的合理结构,常规的模具结构由上底板、上型腔板构成上模,由下型腔板、下底板构成下模。目前采用的注橡模具的结构特点是采用热流道注射系统,没有跟型腔板隔热、亦无冷却系统,因此流道内的温度跟型腔的温度是一样的,所以在产品硫化的同时,这部分的胶料也会硫化,变成不可再利用的废料,造成胶料的浪费,还必须将其从流道内取出料头,然后才能进入下一次注模,因而无法实现连续生产,降低了生产效率,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节省橡胶原材料达到节约资源又能实现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注橡模冷流道结构。
根据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
注橡模冷流道结构,其由定位柱定位并连接固定的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的上模包括固定一体的上底板和上型腔板,上模上设有上浇口和与其相通的上流道,上流道内设有胶口套;所述的下模包括固定一体的下型腔板和下底板,下型腔板上设有与上流道相通的下浇口,该下浇口同时与制品型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底板和上型腔板之间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同时固定的冷却水道板、隔热板和加热板;所述的冷却水道板内设有纵横相通的冷却水道;所述的加热板内设有电热管孔,孔内设有电热元件。
所述的冷却水道板为流道板,纵横相通的冷却水道设在流道板内。
所述的冷却水道板为粉桶板,纵横相通的冷却水道设在粉桶板内。
所述的上浇口设在上底板上,所述的上流道包括设在流道板上的横流道和设在流道板、隔热板、加热板和上型腔板上的直流道,横流道与直流道相通,直流道与下模的下浇口相通。
所述的粉桶板上设有粉筒腔,上浇口设在粉筒腔底部,该上浇口与直流道相通,直流道与下模的下浇口相通;上底板底部固定有与粉筒腔活动相配的粉桶压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上模的上底板和上型腔板之间增设了带冷却水道的流道板或粉桶板、隔热板和带电热元件的加热板,采用了冷流道系统来取代传统的热流道系统,用隔热板隔离上型腔板和流道板或粉桶板,并在流道板、粉桶板和胶口套之间加上冷却系统,明显的降低了各流道和胶口套的温度,使这部分的胶料不会被硫化,在机器压力的作用下使这些胶料进入型腔,重新被利用,因此节省了胶料资源;采用本结构也不需要将流道内的胶料从模具中取出,取消了取料头的动作,因而可实现24小时的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率,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但由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变得复杂,因此,制造工艺难度提高,模具成本上升,这是在所难免的,只是投资费用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注橡机式合模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开模状态的上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开模状态的下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粉桶式合模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开模状态的上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开模状态的下模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再根据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6所示,图中1、上底板,2、流道板,3、冷却水道,4、上浇口,5、横流道,6、直流道,7、电热管孔,8、胶口套,9、下浇口,10、型腔,11、下型腔板,12、下底板,13、定位柱,14、上型腔板,15、加热板,16、隔热板,17、粉桶板,18、粉筒腔,19、粉桶压盖。
实施例1:
是一种注橡机式的注橡模冷流道结构,如图1~3所示,其上模自上而下固定连接的上底板1和流道板2,流道板又与其下方的隔热板16、加热板15和上型腔板14固定一体,上浇口4设在上底板上,与上浇口相通的横流道5设在流道板2顶部,与横流道相通的直流道6设在流道板、隔热板、加热板和上型腔板上,胶口套8设在直流道6内,胶口套内孔必须考虑起模斜度,流道板内设有纵横相通的冷却水道3,该冷却水道通水源,加热板15内设有电热管孔7,孔内设有电热元件,该电热元件连接电源加热。
下模由固定一体的下型腔板11和下底板12组成,橡胶制品型腔10设在上、下型腔板内,下型腔板还设有相通直流道6和型腔10的下浇口9,上、下型腔以定位柱13定位连接,最后将上、下模固定一体,即可注橡制品。
胶料从上浇口经横流道、直流道、下浇口进入型腔,注胶成制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波,未经周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52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空调排水管路密封件
- 下一篇:一种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