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喷头喷雾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5532.4 | 申请日: | 2009-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96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新明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关炳 |
地址: | 314408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头 喷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喷洒农药的多喷头喷雾器。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中,喷雾器的使用十分广泛。现有喷雾器产品以肩背式的人工增压方式的居多,不适应于农村规模化生产。也有电动的喷雾器,如中国专利200820020443.7公开了一种行走式多喷头喷雾器,它将贮药罐设置在小车上,并配备了蓄电池,适应于大面积喷洒,可人力推动,也可以由机动车带动。这种喷雾器虽为行走式,但实际上并不能在较小田埂上行走,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喷头喷雾器,适用于较大规模农田喷洒农药。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喷头喷雾器,包括药液桶、喷杆、喷头和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泵、硬管、阀门;所述药液桶经硬管与增压泵相连,所述增压泵经软管与喷杆相连;所述喷杆上至少设有两个喷头;所述阀门分别设置在连接所述药液桶的硬管上,以及喷杆中部软管连接处的两侧。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喷头处也设有阀门。
作为又一种改进,所述喷头与喷杆间采取拆卸式连接,因而能根据实际施药时的需要更换不同喷雾状态的喷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杆设有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药液桶的硬管上设有阀门,喷杆上也设有阀门,还可以在喷头的前部设置阀门,这些阀门用于控制药液的流动;喷头与喷杆间采取拆卸式连接,以便能适应实际施药的各种情况而更换不同喷雾状态的喷头,以改变雾状液滴的大小和药液喷出速率等;在喷杆上设置加强筋,是为了提高喷杆的强度,避免使用时喷杆弯曲。为适应大片农田使用,所设置的软管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而定,一般可在百米以上。另外,喷杆可以设置成能够加长的,在加长的喷杆上也设有喷头,以便适用于较宽的田块。
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时,将按规定比例配置好的药液置于药液桶内,打开药液桶出口处硬管上的阀门,开启增压泵,然后打开喷杆上的阀门,药液即自的喷头喷洒出来。将喷雾器放置在小型机动车上,由小型机动车运往田头,然后配置药液,启动增压泵,药液喷洒人员手握喷杆,从田埂的一头走向另一头,即可完成药液的喷洒。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面积作业,而且只需由机动车运往田头,不必整个喷雾装置带入田间,方便操作,提高效率。符合当前农村规模化经营发展模式,同样也适宜于组成专业化的防病除虫队伍,协助农户进行田间药液喷洒,为植物防病除虫。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药液桶1、硬管6、软管4、喷杆2、喷头3,增压泵5和阀门7,药液桶1经硬管6与增压泵5相连,增压泵5经软管4与喷杆2相连,软管4连接在喷杆2的中部,喷杆2自中部向两端各设有6个喷头3。连接药液桶1的硬管6上设有一个阀门7,用于控制药液桶1流出药液流量;喷杆2中部软管4连接处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阀门7,用于控制喷杆2中部两侧喷头3的药液流量。
实施例2
在各喷头处也设置阀门。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新明,未经徐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5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式麦克风装置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载板和具有该载板的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