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水机自吸式饮水桶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5851.5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8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明茳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州市黄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水机 饮水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特别是涉及饮水机自吸式饮水桶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水机被办公室以及千家万户接受并使用。但目前的饮水机水桶是一种反复回收式的使用方式,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对饮用水二次污染的因素。第一、一桶水使用完后,该水桶会被回收并再次灌入纯净水交于用户使用。水桶在使用多次后会产生水垢,使大量细菌残留在水桶里,间接污染饮用水的质量。第二、水桶被回收后是直接清洗并再次灌入饮用水的出售,并不会检查该饮用水桶是否存放过其他液体并残留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人们对水的质量关注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没有重视使用普通饮用水水桶可能会使饮用水受到的二次污染。第三、普通的饮用水水桶是根据空气压强的原理把水桶内的饮用水挤压出来供用户使用的。即:在水桶出水的同时空气也会进入水桶。由于空气环境存在着各种污染,例如空气中随处漂浮着病菌等微生物和尘埃。这样的空气进入饮用水桶后会带入大量的有害物质,而空气中大多数物质是可以融于水的,使用普通的水桶饮水相当于人体间接的摄入了大量的有害物质。由此人们开发了一次性的自吸式饮水桶,该饮水桶一是不存在水桶的回收问题;二是进入饮水机的水没有空气带入。可是自吸式饮水桶是一种软质桶体,支撑能力差,所以需要一类理想的支架来配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饮水机上,与一次性自吸式饮水桶配套,强度保证,外形美观,利于饮水桶出水的饮水机自吸式饮水桶支架。
本实用新型饮水机自吸式饮水桶支架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主体的底部有连接座,连接座与饮水机顶部相配合,主体内制有开孔的支承板。
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自吸式饮水桶支架,使用时将连接座与饮水机顶部相固接,再将一次性的自吸式饮水桶倒置在主体内的支承板上,饮水桶的出水接头穿过开孔与饮水机的进口相连接,一是使自吸式的软质饮水桶有了支架,避免倾斜,随着桶内水量的减少不会产生偏移;二是饮水桶上有了支架,在整体上始终保持不变,起到装饰作用;三是有了支架,有利于出水,软质饮水桶内的水容易流完。
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自吸式饮水桶支架,其所述的支撑板是一个中心向下的斜面板,软质饮水桶倒置在斜面板上,有利于定位出水。其所述的支承板的开孔边缘制有加强筋和底部制有支撑脚,提高支承板的承受能力。其支架主体与连接座之间制有台阶,使支架下部的连接座有利于饮水机顶部配置。其支架主体两侧制有提手,方便搬动。其支架主体顶部有盖,盖上制有手柄,有了盖,保持支架主体内部清洁,并且外形完整、美观,盖上有了手柄,使用方便。其支架主体可以是方形桶体或者圆形桶体或者多边形桶体等各种形状。将整个支架制成桶体形状,使自吸式饮水桶封闭在桶体形状的支架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自吸式饮水桶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自吸式饮水桶支架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自吸式饮水桶支架,如图1-图3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主体的底部有连接座2,连接座2与饮水机顶部相配合,主体内制有开孔3的支承板4。使用时将连接座2与饮水机顶部相固接,再将一次性的自吸式饮水桶倒置在支架主体1内的支承板4上,饮水桶的出水接头穿过开孔3与饮水机的进口相连接,一是使自吸式的软质饮水桶有了支架,避免倾斜,随着桶内水量的减少不会产生偏移;二是饮水桶上有了支架,在整体上始终保持不变,起到装饰作用;三是有了支架,有利于出水,软质饮水桶内的水容易流完。其所述的支承板4是一个中心向下的斜面5板,软质饮水桶倒置在斜面板上,有利于定位出水。其所述的支承板4的开孔边缘制有加强筋6和底部制有支撑脚7,提高支撑板的承受能力。其支架主体1与连接座2之间制有台阶8,使连接座有利于饮水机上部的配置。其支架主体1两侧制有提手11,方便搬动。其支架主体1顶部有盖9,盖9上制有手柄10,有了盖,保持支架主体内部清洁,并且外形完整、美观,盖上有了手柄,使用方便。其所述的支架主体1可以是方形桶体或者圆形桶体或者多边形桶体等各种形状,不受附图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明茳,未经林明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5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