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注墨针的可填充墨盒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5922.1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68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荣华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11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注墨针 填充 墨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喷墨打印机用的墨盒,尤其涉及一种带注墨针的可填充墨盒。
背景技术
墨盒作为打印机的一种耗材,以前在墨盒内的墨水用完后大多废弃,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开始注重对墨盒的重复利用,在用完墨水的空墨盒中再注入墨水后重新利用。但有些在墨盒中放有吸附墨水的海绵,当墨水用完后由于海绵的密度较大,加在海绵上表面的墨水不能有效的渗透到墨盒底部的出墨口,造成添加墨水失败,墨盒不能重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墨方便,加注墨水后能马上使用的带注墨针的可填充墨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储存墨水的开口墨盒体,在墨盒体的开口上密封有墨盒盖,形成密闭的空腔,墨盒体的底部设有与墨盒体内相通出墨孔,在空腔中放置有吸附墨水的海绵,其特征是在墨盒盖的内表面固定有注墨针,注墨针的前端近出墨孔,在墨盒盖的外表面设有与注墨针连通并与加墨器插接的注墨口。
按照上述方案制造的带注墨针的可填充墨盒,其优点是由于注墨针的前端到达近墨盒体底部的出墨口,能将添加的墨水直接注入到近出墨口的海绵中,完全克服了海绵密度大墨水渗透力差的问题。因此经添加墨水后的墨盒打印流畅,加墨十分方便,墨水也不会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墨盒体上面的立体图;
图2是墨盒体底面的立体图;
图3是带管状接墨嘴注墨口的墨盒盖上面的立体图;
图4是墨盒盖内表面固定有注墨针的立体图;
图5是墨盒体与图3墨盒盖密封连接的剖面图;
图6是墨盒体与注墨口是一凹坑的墨盒盖密封连接的剖面图;
图7是密封塞的立体图;
图8是带注墨针的可填充墨盒用加墨器在加注墨水时的主视图;
图9是带注墨针的可填充墨盒用注射器式的加墨器在加注墨水时的主视图。
其中:1、墨水;2、墨盒体;3、喷孔片;4、出墨孔;5、隔板;6、空腔;7、海绵;8、墨盒盖;9、注墨针;10、注墨口;11、凹坑;12、接墨嘴;13、凹坑;14、密封塞;15、加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它包括储存墨水1的开口墨盒体2,在墨盒体2的外侧面设有与打印机相应触头接触的喷孔片3,墨盒体2的底部设有与墨盒体2内相通出墨口4,墨盒体2内设有隔板5,隔板5将墨盒体2内分割成三个独立的空腔6如图1、图2所示。在每空腔6中放置有吸附墨水1的海绵7,在墨盒体2的开口上密封有墨盒盖8如图3、图4所示,在墨盒盖8的内表面固定有注墨针9,注墨针9的前端近出墨口4,在墨盒盖8的外表面设有与注墨针9连通并与加墨器插接的注墨口10。所述墨盒盖8上的注墨针9和注墨口10也有三个,分别与每个空腔6相对应。所述的注墨口10是一凹坑11,凹坑11中设有高出凹坑11底部的管状接墨嘴12,接墨嘴12与注墨针9连通如图5所示。注墨口10也可是一与加墨器插接的凹坑13,凹坑13与注墨针9连通如图6所示。注墨口10的凹坑11、13中塞有橡胶密封塞14如图5、图6中所示。加注墨水1时用加墨器15插接在注墨口10上即可进行如图8、图9所示。
上述的墨盒体2内由隔板5将墨盒体2分割成三个独立的空腔6,即是三色的带注墨针的可填充墨盒,据此原理和结构同样可推理得出单色的带注墨针的可填充墨盒,只是墨盒体2内无隔板分隔5,墨盒盖8上的注墨针9和注墨口10也只有一个,在此不再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荣华,未经孙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5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心轮胎径向收缩鼓
- 下一篇:冲击钻弹簧助推防尘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