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性病艾滋病隔膜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6745.9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10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国锋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寅春 |
地址: | 311107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病 艾滋病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膜,特别是防传染病的隔膜,也涉及性生活防病保护用品。
背景技术
性病是人类健康生活的大敌。性病是一组传染病的总称,艾滋病属性病的一种。性病不仅在发达国家中迅速蔓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也不断升高,尤其是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性病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性病在年轻人群中的传播尤为严重,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接近6000年轻人感染艾滋病,15岁至24岁之间的年轻人占了一半。
我国在性病传染与防治方面形势十分严峻。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性病报告病例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有专家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性病第一大国。
性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接触性病患者被损伤的皮肤、粘膜或分泌物,亦可被传染性病。
性交时使用避孕套能有效防止性病传染,但不绝对可靠。有专家指出,一般的性病,使用避孕套能够55-65%有效防止。有些情况下,即便使用了避孕套,仍会传染性病,这是因为性病患者多在阴部及外生殖器部位患有溃疡或沾有分泌物,健康人接触到此溃疡面或分泌物,极有可能感染病毒而患性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性交使用避孕套仍可能感染性病的问题,为此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性病艾滋病隔膜,这种隔膜配合避孕套使用行性交,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性病感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其特殊之处是具有一柔性膜片,膜片中央开设有一通孔,膜片上设置有放射状加强筋。
可以在所述膜片一面近边缘处对称地涂覆有表面贴附有可揭剥护面层的双面胶层。
所述膜片可以是乳胶膜片、橡胶膜片、橡塑膜片或塑胶膜片。
所述膜片外形宜为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柔性膜片中央的通孔用于在性交前套入包套于阴茎的避孕套根部外面,所述膜片便遮挡了阴茎根部及其周围区域(包括会阴部),性交时这些部位便不会与女子外阴部、会阴部及周围区域直接接触,经性交传染性病的几率便大大减小。膜片中央通孔孔径不应过大,而应相对小些,使之套入阴茎外避孕套外面时,依靠一定的弹性扩张套入。
所述膜片上设置放射状的加强筋,在于增加膜片的自然平展性,不至于因柔软而过分容易折缩;加强筋数量不限定,可以是均分的3根或4~6根不等。
可以在所述膜片一面近边缘处对称地涂覆有表面贴附有可揭剥护面层的双面胶层,使用时,揭去双面胶层上的护面层,膜片可以粘贴住会阴周围皮肤表面,不易离开。
所述膜片优选乳胶膜片,也可以是橡胶、橡塑或塑胶类膜片。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一柔性膜片,膜片中央开有一通孔,故性交前以通孔套入包套于阴茎的避孕套根部外面,性交时男方阴茎根部及周围区域就不会与女方外阴及其周围区域直接接触,双方间传染性病的几率就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防性病艾滋病隔膜,具有一乳胶材料制的圆形的柔性膜片1,膜片中央开设有一通孔2,膜片上设置有放射状加强筋3。
使用时,以通孔2套入包套于阴茎外的避孕套5根部外面,再行性交。
实施例二
本例隔膜区别于上例的是膜片1一面近边缘处对称地涂覆有表面贴附有可揭剥护面层4的双面胶层。其它构造与上例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国锋,未经谢国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6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