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形绕线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7522.4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343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彭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元良 |
地址: | 3252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电器行业规模化绕制环形线圈的设备,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绕制带有胶木盘线槽的接触式调压线圈的绕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高精度交流稳压器、调压器产品所用的接触式调压线圈,其线圈的上下两面都有一个刻有线槽的胶木盘,要求漆包线均匀地绕到胶木盘的线槽里,然后进行浸漆、烘干定形、工作面磨平等工序,通过碳刷与线圈的磨平表面接触进行电压调节。早些时候,一些交流稳压器、调压器线圈的绕制一般都采用手工缠绕。手工缠绕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查中国专利数据库,其中一授权公告号为CN2427009Y,名称为多功能环形铁心绕线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如下内容:“一种多功能环形铁心绕线机,包括带有支架的机座和组装其上的工件托架、机架及传动装置,其中机架上的利用支承轮限位并随之回转的开式机头上有储线盒和储纸盒,储线盒上的导线经过辊和过线轮张紧后绕在工件上,储纸盒上的经张力装置张紧后绕在工件上。”这种结构的绕线机没有精确的排线定位机构与线距修正功能,只能绕制普通的环形变压器。对于线距精度要求很高的接触式调压线圈根本无法绕制,即使用来绕制,由于受铁心及内层线圈的形状误差、胶木盘的线槽加工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并随着绕制的进行,绕制线圈的外径也在逐渐增大,使得在绕制过程中线槽相对于漆包线的位置产生偏移,便会产生跳线或者叠线现象,造成线圈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绕制带有胶木盘线槽的接触式环形调压线圈且不会产生跳线、叠线现象的环形绕线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环形绕线机,包括开式机头、电控箱、传动机构、储线机构、绕线机构和排线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排线机构包括安装座、带托盘的主动橡胶轮和被动橡胶轮,所述带托盘的主动橡胶轮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储线机构具有储线环,所述绕线机构具有带开口的齿轮,所述带开口的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带开口的齿轮在顺时针转动时与所述储线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为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电控箱内具有单片机控制系统,并在电控箱上设置有线距修正按钮,所述步进电机由所述单片机控制,所述线距修正按钮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开式机头上安装有排线定位机构;所述排线定位机构包括挡板主体、连接板、拉簧、上定位头和下定位头,所述上定位头与下定位头可活动地安装在挡板主体上,所述挡板主体通过连接板与安装杆连接,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挡板主体上,另一端与所述上定位头连接,所述安装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式机头上;所述储线环内圈设置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有扳手和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在工作时与所述储线环内圈接触,所述排线机构的安装座安装有与主动橡胶轮和被动橡胶轮对应的调节手轮;所述储线环的其中一小圆弧部分为活动段,该活动段一端与储线环的大圆弧部分铰接,另一端通过定位销与所述储线环的大圆弧部分连接;储线环上设有驱动连接片,所述带开口的齿轮上设有带线器,所述带线器上设有与所述驱动连接片匹配的凹槽;所述开式机头上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靠近所述带开口的齿轮上安装的带线器。
本实用新型中,其线距修正按钮与单片机的配合,通过按动线距修正按钮,以增加或者减少线距脉冲数使步进电机转动的角度增大或者减少以调整绕制工件的位置偏移,使漆包线始终能够准确地绕到胶木盘的线槽里,杜绝了跳线与叠线现象。而开式机头上排线定位机构的安装,既能对线圈平面上的漆包线进行精确定位,也避免了线圈侧面的漆包线产生交叉现象;其传感器的安装用于产生线圈绕制圈数的计数信号及步进电机运转的控制信号;储线环内刹车机构的安装,在绕线时,限制储线环的自由转动,并给漆包线施加适当的张力,控制漆包线绕制的松紧程度;其调节手轮的设置,可以调节主动橡胶轮与被动橡胶轮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铁心。
附图说明
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有关细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线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线环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开口齿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顶开储线环上弹性连接片的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煞车机构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初始绕线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弹性连接片与齿轮上定位片连接动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75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力传输随钻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承受高压的洗井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