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焊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7626.5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70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建洪 |
主分类号: | B23K9/28 | 分类号: | B23K9/28;B25G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江助菊 |
地址: | 321000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焊钳连接电缆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焊钳铜制导件与电缆的连接方式,通常是在电焊钳的铜制导件上加工1-2个槽孔,用螺丝压紧除去绝缘体的导线,此种连接极易将电缆铜丝顶散顶断,连接不完全,容易造成跳火、发热、导电不稳等问题,再者顶压式配件通常为铁制,在大电流焊接过程中因铁制配件与铜制导体的电阻,热膨胀系数,导电性能以及发热效应的不同极易造成电缆部位发热,特别是铁制配件因高温后而造成的退火问题发生,导致铁螺丝与主导体咬死、滑牙,且更换电缆过程繁杂,重复使用率低直接影响了焊接工件的质量和极大地增强了工作强度和环境负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电缆拆装,连接安全的电焊钳。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焊钳,包括手柄、铜制导件和安装于铜制导件上的胶木制件,手柄通过螺纹安装于胶木制件上,其结构在于,所述的手柄和胶木制件为双头螺纹连接,手柄内部贯穿有缆线孔,所述的铜制导件末端设为锥体,所述的铜制导件末端连接有与锥体配合内部中空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焊钳,其结构在于:所述的中空连接件内部设有与铜制导件锥体相配合的锥孔,锥孔端头与铜制导件末端螺纹连接,另一端设为六棱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焊钳,其结构在于:所述的手柄尾部设有圆滑的尾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铜制导件上设置连接件和锥形配合,增大了导电和散热面积,电缆横截面受力均匀,不易断裂,同时可防止因电缆松动而造成的跳火发热和导电不稳等问题发生,可适应多种规格的电缆使用,更换电缆快捷方便,简单,极大的提高了焊接工件的质量和延长了电焊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施案例包括:手柄2、铜制导件1和安装于铜制导件1上的胶木制件4,所述的手柄2尾部设有圆滑的尾柄22,所述的手柄2和胶木制件4为双头螺纹连接,其中的一头螺纹旋拧到底,手柄2的尾柄22将朝上,另一头螺纹旋拧到底,手柄2的尾柄22将朝下,这个将依据个人习惯和爱好选择,手柄2内部贯穿有缆线孔21,所述的铜制导件1末端设为锥体11,所述的铜制导件1末端连接有与锥体11配合内部中空的连接件3。所述的中空连接件3内部设有与铜制导件1锥体11相配合的锥孔31,锥孔31端头与铜制导件1末端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设为的六棱体。
使用时,电缆穿过手柄2的缆线孔21和中空的连接件3,除去电缆多余的绝缘体,金属丝分布于连接件3的锥孔31,通过连接件3另一端所设的六棱体将用扳手拧紧于铜制导件1的螺纹上,金属丝被紧压在锥体11与连接件3的锥孔3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建洪,未经曹建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76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焊小车的拖板内置式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抢救用双作用人工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