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焊钳的散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7628.4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70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建洪 |
主分类号: | B23K9/28 | 分类号: | B23K9/28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江助菊 |
地址: | 321000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钳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焊钳的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电焊钳的散热结构,大多只注重外观效果,从真正意义上讲,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一般的采用在胶木制件的外壳上开几个散热孔,或者改变一下散热孔的形状,或者增加散热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散热往往不太理想,达不到使用的要求,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热量的不断积聚,使操作者感到不适,不得不停止一段时间使用以便散热,这样不仅影响使用,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供一种散热量好的的吸气式电焊钳的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焊钳散热结构,包括铜制导件和安装其上的胶木制件,其结构在于,铜制导件的钳嘴背面及其胶木制件对应处均设有散热槽,所述的胶木制件散热槽的钳嘴部设有散热孔,散热槽靠近手柄端设有吸气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焊钳散热结构,其结构在于:所述的散热槽为多个串联的“8”字形构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焊钳散热结构,其结构在于:所述的散热孔为内喇叭口形的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焊钳钳嘴背面设计通道式的环形散热结构,手柄外部的冷气流通过胶木制件喇叭口形的吸气孔吸气,通过散热槽从散热孔中出去,从而形成了一个不断地冷热空气循环流通过程,充分利用了大气压力学和冷空气对流导向学,以快速散出铜制导体大电流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热量,降低焊钳温度,提高了焊接工件的质量要求和电焊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焊工的操作强度,同时优化工作环境,提高焊接工件质量,减轻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铜制导件仰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案例包括:铜制导件1和安装其上的胶木制件2,铜制导件1的上钳嘴或下钳嘴3背面4及其胶木制件2对应处均设有散热槽5,本实施案例仅考虑下钳嘴,所述的散热槽5为多个串联的“8”字形构造,即增加散热面积,又成为空气流动的风道,同时减少昂贵的铜材。所述的胶木制件2散热槽5的钳嘴部设有内喇叭口形的散热孔6,散热槽5靠近手柄端设有吸气孔51。所述的吸气孔51为外喇叭口形。
电焊钳在焊接过程中,钳嘴部位燃烧的焊条不断地消耗氧气,必然需要气体补充空间,冷空气从吸气孔51吸入,通过外大、内小外喇叭口形的增压后,进入“8”字形的散热槽5,带走热量从散热孔6快速散出,从而形成了一个冷空气循环流通的环境,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均匀散热和不烫手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建洪,未经曹建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7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