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箱复合式冷却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7711.1 | 申请日: | 200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00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威格锘;王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朋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22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复合 冷却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线材、棒材轧钢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水箱复合式冷却喷嘴。
背景技术
棒、线材的穿水冷却又称控制冷却,是把轧制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加工和热处理工艺结合起来。特别是线材热机轧制技术发展,水冷箱的应用越来越多。
目前,常用的棒、线材穿水冷却系统是在水箱内设置喷嘴和冷却管,冷却水由喷嘴喷出,冷却箱中出口处还设置有反向高压水喷嘴,以阻止冷却水被轧件过多的带走,冷却水由水冷箱收集,并通过下端的排水口排出。目前水冷喷嘴大多为合金结构钢材料制作而成,材料耐磨性能差,备件更换频繁,特别是高速轧机用轧件冷却水箱内水嘴,水嘴内径的磨损会造成轧件运行稳定性变差,常造成堆钢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改善水嘴耐磨性能的水箱复合式冷却喷嘴,对高温轧后的线、棒材进行余热处理冷却系统所用喷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水箱复合式冷却喷嘴,主要包括入口喷嘴和出口喷嘴,入口喷嘴由入口喷嘴外层和入口喷嘴内层过盈配合热装形成复合结构,出口喷嘴由出口喷嘴外层和出口喷嘴内层过盈配合热装形成复合结构,入口喷嘴和出口喷嘴配合处形成冷却水进水间隙。
所述的入口喷嘴外层和出口喷嘴外层采用合金结构钢材料,入口喷嘴内层和出口喷嘴内层采用碳化钨硬质合金材料。
所述的入口喷嘴和出口喷嘴安装在喷嘴底座上,喷嘴底座通过冷却水进水间隙与喷嘴内腔相连通。作为优选,入口喷嘴通过入口喷嘴安装螺纹安装在喷嘴底座的入口处,出口喷嘴通过出口喷嘴安装螺纹安装在喷嘴底座的出口处。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能有效改善水嘴耐磨性能,有效提高水冷喷嘴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水嘴喇叭入口处抗冲击韧性,提高轧件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减少堆钢事故发生,减少水嘴频繁更换造成生产准备时间损失。本实用新型设计简约、实用,可有效保证水冷却喷嘴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水冷却喷嘴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水冷却喷嘴入口喷嘴左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入口喷嘴外层,2-出口喷嘴外层,3-入口喷嘴内层,4-出口喷嘴内层,5-冷却水进水间隙,6-入口喷嘴安装螺纹,7-出口喷嘴安装螺纹,8-入口喷嘴旋扣,9-出口喷嘴旋扣,10喷嘴底座,11-入口喷嘴喇叭口,12-出口喷嘴喇叭口,13-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水箱复合式冷却喷嘴,主要包括入口喷嘴和出口喷嘴,入口喷嘴由入口喷嘴外层1和入口喷嘴内层3过盈配合热装形成复合结构,出口喷嘴由出口喷嘴外层2和出口喷嘴内层4过盈配合热装形成复合结构,其中入口喷嘴外层1和出口喷嘴外层2采用合金结构钢材料,入口喷嘴内层3和出口喷嘴内层4采用碳化钨硬质合金材料。入口喷嘴和出口喷嘴配合处形成冷却水进水间隙5,入口喷嘴通过入口喷嘴安装螺纹6安装在喷嘴底座10的入口处,出口喷嘴通过出口喷嘴安装螺纹7安装在喷嘴底座10的出口处,喷嘴底座10通过冷却水进水间隙5与喷嘴内腔相连通。喷嘴内腔中设有入口喷嘴喇叭口11和出口喷嘴喇叭口12,需要冷却的轧件13插装在喷嘴内腔中。
工作原理:入口喷嘴内层3热装复合在入口喷嘴外层1内,复合的入口喷嘴由入口喷嘴安装螺纹6旋入喷嘴底座10的入口处,入口喷嘴旋扣8扣紧,出口喷嘴内层4热装复合在出口喷嘴外层2内,复合的出口喷嘴由出口喷嘴安装螺纹7旋入喷嘴底座10的出口处,出口喷嘴旋扣9扣紧,冷却水由喷嘴底座10的底部进入再由入口喷嘴和出口喷嘴配合处的冷却水进水间隙5进入喷嘴内腔,对轧件13进行冷却,调节冷却水进水间隙5可以调整进水量。
除上述实施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朋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朋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7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