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齿轮减速箱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7736.1 | 申请日: | 200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76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苏由唱;葛华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晓华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18浙江省东阳市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齿轮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减速箱,特别涉及行星齿轮减速箱的行星架与输出轴的传动结构改良。
技术背景
一种行星减速器(专利号:CN93240546.0),包括输入、输出构件,在输入、输出构件之间设有构成减速传动的太阳轮、内齿轮以及位于二者之间并同时与其相啮合的行星轮,行星架使行星轮均布在太阳轮与内齿轮之间的圆周上,输出构件由输出轴和行星架联接而成,且行星架端部有一个延伸端,该延伸端镶插在输出轴的孔内。上述技术方案中,输出轴与行星架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且装配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架与输出轴配合紧密可靠,装配简单的行星齿轮减速箱传动结构,解决了现有行星齿轮减速箱存在的输出轴与行星架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且装配较为困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内齿圈,设于内齿圈一端的输出轴和设于内齿圈另一端的输入组件,内齿圈内设有若干级行星轮和行星架,最后一级行星架与输出轴传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后一级行星架中心形成有具有锥度的内花键孔,所述输出轴上形成有具有锥度的外花键,输出轴通过外花键与行星架的内花键孔形成紧配。最后一级行星架与输出轴之间通过带有锥度的内花键孔和带有锥度的外花键配合,一方面可使输出轴较为容易插入到行星架的内花键孔内,从而便于两者的装配,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输出轴和行星架之间的紧密配合,从而保证了两者之间传动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轴上的外花键的高度H大于最后一级行星架上的内花键孔的深度M,从而保证输出轴有足够的轴向长度与行星架的内花键孔配合,保证了两者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轴上外花键的相邻键齿之间的槽沿轴向呈渐开线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内花键孔及外花键的齿数为7-15个,合理数量的齿数可保证行星架与输出轴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配合紧密可靠,装配简单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后一级行星架与输出轴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行星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行星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输出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C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6所示,行星齿轮减速箱的内齿圈8的一端设有输出轴2,内齿圈8的另一端设有输入组件9,内齿圈8内设有多级行星轮和行星架,最后一级行星架1与输出轴2传动配合,如图2和图3所示,最后一级行星架1中心形成有具有锥度的内花键孔3,内花键孔3的圆周具有13个内键齿4,如图4和图5所示,输出轴2上形成有具有锥度的外花键5,外花键5具有13的外键齿6,输出轴2上外花键5的相邻键齿之间的槽7沿轴向呈渐开线状结构,输出轴2通过外花键5与最后一级行星架1的内花键孔3形成紧配,输出轴2上的外花键5的高度H大于最后一级行星架1上的内花键孔3的深度M。
最后一级行星架与输出轴之间通过带有锥度的内花键孔和带有锥度的外花键配合,一方面可使输出轴较为容易插入到最后一级行星架的内花键孔内,从而便于两者的装配,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输出轴和行星架之间的紧密配合,从而保证了两者之间传动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晓华,未经许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7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球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