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8006.3 | 申请日: | 200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15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贵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陆永强 |
地址: | 317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自动 空调 控制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空调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尤其体现在汽车空调控制面板上。现在中高级车上汽车空调的面板一般都是自动控制形式,现有的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都是一个单独的总成部件,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1303156A]所公开的一种应用在汽车空调上的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包括一长方形面板外壳,在面板的四个边角上设有固定螺栓用的固定孔,面板中间设有长方形的显示区域。该显示区域的左下角设有电源开关按钮及其指示灯,空调控制按钮及其指示灯,下端设有两个用来调节温度的温度设定键,温度设定键的上方设有显示所设温度的显示屏,显示屏的右边分别从上到下排列设有表示循环风状态的两个指示灯、新风档指示灯以及表示风量自动档切换模式的两个指示灯,显示区域的右下角设有两个状态选择键,显示区域的上边还设有表示制冷、制热和故障报警灯,该面板上的按钮与指示灯通过电路连接与汽车空调装置连接。可以看出该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是一个单独的总成部件,且将组合开关在面板生产时就已经集成到空调面板内部,这样如果内部的组合开关或空调面板当中的任何一个部件坏掉都会影响到整个空调面板总成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在空调控制面板上预留组合开关安装框架,从而将组合开关的安装框架与空调面板集成到了一体,既实现了多个产品之间的模块化,又实现了自动空调面板与组合开关之间的单独可维修更换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包括一面板本体以及固定在面板本体前部的盖子,所述的面板本体上还分别设置有显示装置和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本体上还具有与其连为一体的用于安装组合开关的安装框架。
在上述的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中,所述的面板本体上还设置有与面板本体连为一体的卡片盒。卡片盒可以放置名片、卡片、硬币、打火机等物品。
在上述的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中,所述面板本体内还设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同样将温度传感器与空调面板集成到了一起,实现了模块化,而大多数自动空调的室内温度传感器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部件布置在仪表板左下侧或右下侧。我们这款自动空调面板和一般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一样都是安装在汽车仪表板的中间位置,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室内温度传感器的采集精度,从而提高了自动空调的控制精度。
在上述的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中,所述面板本体上还固连有管接头。这里室内温度传感器是通过暖风机上的吸气软管与管接头相连吸取车内的气流,来实现阻值的变化,从而测量到当前的室内温度。
在上述的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中,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包括三个旋钮及一组开关操作按钮,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屏及背景灯。旋钮、开关操作按钮、液晶显示屏以及背景灯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它们是通过一根总线接头与控制电路连接的。
本空调自动控制面板与其他的自动控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控制空调的开启关闭、温度的高低、风量的大小、吹风的模式、除霜、除雾等,在外界条件变化时可以自动实现人体所需要的最佳舒适的温度。在设定的温度与外界温度条件不同时,可以通过自动修正混合风门的位置来保证当前所设定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最主要的是创造性地在面板本体上将组合开关的安装框架集成到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上,这样如果组合开关和空调面板当中的任何一个部件坏掉都不会影响到整个总成的功能。同时将卡片盒和室内温度传感器也集成到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上,这样既实现了多个产品之间的模块化设计,还大大提高了温度传感器的采集精度,从而提高了自动空调的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面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本体;2、盖子;3、显示装置;3a、液晶显示屏;3b、背景灯;4、操作控制装置;4a、旋钮;4b、开关操作按钮;5、安装框架;6、卡片盒;7、室内温度传感器;8、总线接头;9、管接头;10、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8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