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式全液压凿岩钻车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8014.8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113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蒋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志高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6/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辉 |
地址: | 310021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液压 凿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爆破,钻孔作业用的凿岩钻车,特别是一种集机械、液压、气动、光电等技术为一体的履带式全液压凿岩钻车,属于凿岩钻车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工程爆破中,绝大多数仍然采用风钻打眼、人工放炮、耙斗机出碴的传统工艺,工作效率低,能源消耗量大、危险性较高。所以目前施工单位对全液压凿岩钻车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所以研制新一代的全液压凿岩钻车,提高工程爆破机械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降低能源消耗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人身伤害的风险是必然选择。
公开公告号:CN201013236,名称“一种履带式凿岩钻车”,包括履带行走装置、底盘、安装平台、发动机、液压系统、操纵系统、电气系统和钻岩枪,钻岩枪装有推进器,还装有支撑推进器和凿岩枪的钻臂,推进器与凿岩枪通过托架相连,钻臂的前端与托架铰接、后端与转柱铰接,转柱安装在安装平台上。其所述托架与仰俯角缸和摆角缸相连。所述转柱与支臂缸和摆臂缸相连。所述供风装置由液压马达、空压机、储气罐和液压控制管路组成。所述支臂缸、摆臂缸、仰俯角缸、摆角缸和供风装置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管路和三联齿轮泵与发动机相连。所述底盘与安装平台用螺栓相连接。其不足之处是:这种履带式凿岩钻车,需要单独配备一辆拖车用于放置液压马达、空压机,在实际应用中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使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机械、液压、气动、光电等技术为一体的履带式全液压凿岩钻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履带式全液压凿岩钻车,包括液压凿岩机、推进器总成、钻臂总成、底盘总成、履带总成、集尘器总成、外包件总成、驾驶室总成、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空压机,钻头安装在钻杆前端,钻杆另一端与液压凿岩机动力输出端连接,钻杆以及液压凿岩机安装在推进器总成上,钻臂总成一端与推进器总成固定架链接,后端与底盘总成连接,外包件总成位于驾驶室总成后侧且都安装在底盘总成上方,外包件总成内部设有发动机,发动机I以及空压机安装设置在外包件总成内部发动机一侧,油箱位于发动机和发动机I之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推进器总成一侧且与推进器总成固定架连接设有换钎机构总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发动机和发动机I包括柴油机、汽油机。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工作稳定、行走速度快、爬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钻具使用寿命长、能量损耗低、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履带式全液压凿岩钻车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履带式全液压凿岩钻车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和2。履带式全液压凿岩钻车,包括液压凿岩机10、推进器总成9、钻臂总成6、底盘总成1、履带总成4、集尘器总成2、外包件总成3、驾驶室总成5、发动机12、14、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空压机15,钻头7安装在钻杆8前端,钻杆8另一端与液压凿岩机10动力输出端连接,钻杆8以及液压凿岩机10安装在推进器总成9上,钻臂总成6一端与推进器总成9固定架链接,钻臂总成6后端与底盘总成1连接,外包件总成3位于驾驶室总成5后侧且都安装在底盘总成1上方,外包件总成3内部设有发动机12,发动机I 14以及空压机15安装设置在外包件总成3内部发动机12一侧,油箱13位于发动机12和发动机I 14之间。推进器总成9一侧且与推进器总成9固定架连接设有换钎机构总成11。所述的发动机12和发动机I 14包括柴油机、汽油机。
钻臂总成6采用直角坐标钻臂,这种型式的钻臂是传统型钻臂,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定位直观、操作容易,适合钻凿直线和各种型式的倾斜掏槽孔以及不同排列方式并带有各种角度的炮孔,能满足凿岩爆破的工艺要求。其基本运动为钻臂升降、钻臂伸缩、钻臂水平摆动、托架的俯仰角,托架的水平摆角和推进器的补偿运动。
履带总成4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该机构能承受较大的机重,爬坡能力强,接地比压小,行走平稳,能适应陡坡行驶和急转弯。行走装置有两条履带,分别由两套驱动装置单独驱动,实现整机的前进、后退与转弯,同时也可使整机作原地旋转运动。集尘器总成采用离心风机的原理设计,其特点是风量和风压大,工作平稳、噪音小、提高成孔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志高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志高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8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