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包双效稳流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8163.4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08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良;陈雪飞;王志芬;应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良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1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包双效稳流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定型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包双效稳流垫。
背景技术
连铸中间包作为当今国际钢铁业普遍采用的高效连铸工艺技术一个重要的关键设备,对稳定连铸生产和提高连铸坯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与连铸中间包相关的新型耐火材料及制品的开发、研制一直是冶金耐火材料行业的一个重点。近十年来,中间包镁质挡渣堰、内衬(料)等耐火材料及制品的不断开发和更新,满足了连铸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连铸生产连浇水平不断提高,连铸中间包工作衬的工作寿命大幅度延长,已从原来的5小时发展到今天的20至30小时以上,由此对中间包工作用耐火材料及制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中间包稳流垫的设计、开发及生产已经越来越引起各相关生产厂家的重视。在高效连铸工艺中,钢水从大包下来到中间包的冲击区部位的结构设计和耐火材料的筛选极为重要,因为其是事关中间包湍流、钢流的控制及钢水与渣分离的关键所在。近十年来,通过使钢液进入中间包后改变行程路线而达到分离钢渣等夹杂物的稳流产品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单纯的冲击板、挡渣堰等,并已经向中间包稳流垫发展。目前,国内多数钢铁企业一般采用传统的连铸中间包冲击板、挡渣堰进行钢水湍流的消减,但由于其结构较为简单、在改善钢液的流动状态,消弱涡流能量以及自身耐冲刷耐高温性能较差,因此,此类产品的使用寿命也较短,已经难以达到浇铸时间30小时以上的连铸中间包使用要求,这就使得这类连铸中间包冲击板、挡渣堰已经难以满足大型钢铁企业生产连铸高品种钢所日益提高的条件需求。与此同时,中间包稳流垫已逐步成为进行中间包湍流控制时普遍使用的耐火材料制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钢渣分离效果、改变钢水的流程、消减钢水的湍流和涡流的中间包双效稳流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中空腔室的本体,本体上端设有出口,所述本体内的中空腔室底部还设有带内腔室的内腔体,内腔体侧壁均匀环设有若干分流孔,内腔体上端设有入口。
优选的,所述本体为底部大、上口小、呈收缩形状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腔体侧壁的分流孔为四个。
改进的,所述内腔体上端面不高于本体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使用双腔室结构设计,钢水从内腔体入口进入内腔室,经内腔室分流孔后沿外腔壁上升并从出口流出,对钢水进行分流,减少钢水的相互冲击而改变流场,进一步改善钢水的湍流和涡流,具有很好的稳流效果,钢渣分离效果好,钢水质量具有很大的提高。本发明与其它稳流器相比,具有强度高、耐冲刷耐高温性能好、热稳定性高、抗侵蚀性能、抗冲刷性良好,使用寿命明显延长等特点,而且,可减少中包堵塞,提高钢渣分离效果、改变钢水的流程、消减钢水的湍流和涡流,有利于提高钢水纯净度。同时可延长中间包中的绝热板及涂料的寿命,从而延长了中间包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间包双效稳流垫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包括设有中空腔室11的本体1,本体1为底部大、上口小、呈收缩形状的结构,本体1上端设有出口12,所述本体内的中空腔室11底部还设有带内腔室21的内腔体2,内腔体2侧壁均匀环设有四个分流孔22,内腔体2上端设有入口23,所述内腔体上端面不高于本体上端面。
将本实用新型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安装在中间包冲击区底部,与中间包内衬材料紧密结合,钢水从内腔体入口进入内腔室,经内腔室分流孔后沿外腔壁上升并从出口流出,改变了钢水的流程,消减钢水的湍流和涡流,提高了钢渣分离的效果,由于钢水停留时间的延长,中包内钢水温度温度均匀,提高了中包的开浇率,避免了水口的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良,未经陈红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8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