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波纹结构散热带的封条式增压中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9359.5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2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贺;董军启;郭丽华;张文锋;娄豪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8;F28F13/12;F28F3/02;F28F9/02;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沈孝敬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波纹 结构 散热 封条 增压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产品涉及的是一种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等非道路车辆领域的增压中冷器,特别是具有波纹结构翅片的封条式增压中冷器。
背景技术
在车辆冷却系统中使用的车用换热器主要有:水箱,油冷却器和中冷器等,在这些换热器中,基本上都采用环境空气作为冷源对高温流体介质(油和冷却液等)进行冷却。热流体在换热器内部流动,冷空气在外侧流动,在这个换热过程中,整个换热器的控制热阻主要分布在冷空气侧,因此提高冷侧换热表面的传热系数成为提高换热器的换热功率的关键问题,目前常用的车用换热器冷空气侧翅片主要是平直翅片、百叶窗翅片、错齿翅片和波纹翅片等。由于百叶窗翅片和错齿翅片在高效传热的同时也导致冷侧空气流动阻力的急剧增加进而导致风扇功率增加和发动机油耗的增加,另外由于百叶窗翅片和错齿型翅片容易被灰尘和颗粒物堵塞,导致散热性能急剧下降,因此百叶窗和错齿型翅片在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的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上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平直翅片和波纹翅片虽然克服灰尘堵塞的问题,但是由于近阶段行业不断提高散热器散热性能的要求,平直翅片已经无法满足高散热量的要求,而波纹翅片因强化传热性能提高有限,导致换热器的设计尺寸过大,这又引发与发动机舱的空间结构紧凑要求的矛盾。综合上述实际工程背景和技术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高效传热翅片,以满足工程开发的要求。
经过文献检索发现,专利号为200720030423.3的一种一体式油混合动力车用散热器,是一种可同时为混合动力车两套动力系统进行冷却的散热器,其采用管带式结构,外侧翅片提到选用正弦波纹型翅片。由于该方案外侧采用的正弦波纹型翅片,虽然相对普通平直翅片具有较高的传热效果,但是其传热效果还不能满足更苛刻的散热要求,特别是在某些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用散热器上显得较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波纹结构翅片的封条式增压中冷却器,它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环境恶劣而带来的堵塞问题,同时在冷空气侧阻力增加不大的情况下,有效的提高冷侧传热表面的换热系数,强化传热,实现整个中冷器的高效紧凑设计特点,又能降低原材料的消耗以及提高其可靠性能。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下述方案实现:具有波纹结构散热带的封条式增压中冷却器,包括依次联接的进口气管、进口气室、散热器芯子、出口气室和出口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子采用封条式结构,包括长封条、短封条、隔板、紊流片和散热带,一对短封条中间放置散热带,散热带上设置隔板,形成冷侧通道;隔板上与短封条垂直的两端设置一对长封条,长封条中间设置紊流片,紊流片上设置另一隔板,形成热侧通道;所述的冷热侧通道交替叠加形成散热器芯子;所述的散热带截面呈梯形波纹结构。
所述梯形波纹散热带翅片具有与正弦波纹翅片相同的梯形波纹周期变化特点,梯形翅片在冷侧空气流动方向的垂直切面上为矩形,在冷侧空气流动方向上的截面为周期变化的梯形结构。
所述梯形波纹散热带翅片的波长为8-12mm,翅片厚度0.12-0.15mm。
所述梯形波纹散热带翅片高度为7-10mm。
所述梯形波纹散热带翅片长度Ld为26-120mm,翅片长度可以根据芯子厚度不同逐渐变化,梯形波纹散热带翅片可以通过冲压一次成型。
所述短封条的高度与梯形波纹散热带翅片高度相同。
所述紊流片为百叶窗紊流片或者其他具有较好传热性能的结构紊流片,紊流片厚度0.12-0.15mm,其高度2-10mm
所述长封条高度与紊流片高度相同。
所述侧板、隔板、梯形波纹散热带翅片、紊流片、长风条、短封条、结构之间通过真空钎焊技术焊接成为中冷却器芯子。所述中冷却器芯子厚度和芯子高度可以根据短封条和长封条长度进行系列调节。
所述进出口气室通过铝挤压(或者铸铝工艺)成型,其与中冷却器芯子通过氩弧焊接成为整体中冷却器总成产品。
所述热侧和冷侧通道可以根据需要依次排列放置,自由调整两侧通道的数目,但是冷侧的通道应该比热侧通道多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93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