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纤尾纤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9364.6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32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江蓉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25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纤尾纤 | ||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纤尾纤。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毛细管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连接头和光通信器件中,目前主要使用的毛细管大多为单孔、双孔,三孔四孔毛细管也有使用。多孔毛细管是制作多纤尾纤的核心元件,随着光通信器件的通道密集化需求,精密的多纤尾纤的用途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多孔毛细管价格和尺寸精度的限制,在器件通道密集化进程中,多孔毛细管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元器件之一。
目前在制作光通信器件时,尾纤与功能元件之间的连接都是使用夹具在精密调节对准的情况下通过胶水进行固定,使用这种制作方法,精密调节夹具和胶水的固化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胶水的价格和可靠性也严重制约着产品价格和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多纤尾纤,制造方便、成本低并能精确与对接元件连接。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叠设的多块基板;各基板上设有供放置光纤的多条第一v型槽,所述第一v型槽中放置有光纤,在所述多条第一v型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供放置定位销的第二v型槽,所述第二v型槽之间的相对位置与所述多纤尾纤的对接元件上的定位插口相对应,所述光纤的位置与所述多纤尾纤的对接元件上的光纤位置相对应。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对接元件的结构分解出需要制作的尾纤基板,并且在基板上根据设计要求刻出各种尺寸大小的v型槽,基板数量和尺寸以及v型槽位置和尺寸都根据产品需要而设计。在产品端面上伸出的定位销可以与对接元件端面上的定位插口精密连接,从而实现光纤与光纤的精密对接,为实现其紧密对接,只需要在元件两侧使用卡簧或类似的机械适配即可,本实用新型省却了传统的夹具调节和胶水固化两个步骤,提高了产品组装效率和产品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端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位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板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对接元件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叠设的多块基板,各基板上设有多条供放置光纤7的第一v型槽6,所述第一v型槽中放置有光纤7,基板的数量、第一v型槽的数量和位置由对接元件11所决定,使得光纤7与对接元件11中的光纤13能够对接。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了四块基板2、3、4、5,所述基板以玻璃和塑料树脂中任意一种作为材料。所述光纤在所述多纤尾纤面对对接元件的端面与第一v型槽的端口齐平。
在所述多条第一v型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供放置定位销1的第二v型槽8,第二v型槽较第一v型槽大,如图1所示,相邻基板上的第二v型槽两两配合使同一根定位销能同时处于相邻基板上相配合的第二v型槽中,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所述第二v型槽中设有定位销1,所述第二v型槽之间的相对位置与所述多纤尾纤的对接元件11上的定位插口12相对应,使从中伸出的定位销可插入所述定位插口12,所述光纤的位置与所述多纤尾纤的对接元件上的光纤位置相对应。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v槽基板的准备:准备基板并在基板上根据设计尺寸刻槽,所刻v槽的精度和位置需要进行测试并达到设计要求。将基板清洗干净,注意清洗方法,不能在清洗过程中撞破产品或使产品出现破边或裂纹;所有基板上的定位槽都是通过精密的机械加工制作出的“v”型槽,v型设计保证了光纤和定位销的精密定位和位置的稳定可靠,v型槽的尺寸和位置可以根据产品需要灵活设定,方便调整光纤数量和改变光纤阵列间距,机械加工的高精度保证了产品的各项光学性能,能够满足多通道光器件的密集化要求,提高通信质量。
光纤组装和定位销组装:将待装光纤放置于第一v型槽中,使用组装压板压紧光纤,从第一v型槽后部点胶水,注意胶水的用量,要使胶水沿着光纤和第一v型槽的尖部10渗淌,而不使胶水流到光纤上部,使用UV光源固化胶水。例如在基板2上组装完光纤之后,使用同样方法组装基板3的底部光纤,然后将定位销放置于第二v型槽8内,基板3通过第二v型槽8和定位销盖于基板2上,然后在基板2和基板3之间9填满胶水并固化胶水。使用同样的方法组装基板3的上层、基板4、基板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9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圆柱滚子轴承双挡圈组合保持架
- 下一篇:一种振动电机用四层密封深沟球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