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箱形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9629.2 | 申请日: | 200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623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顺;单炜;柳俊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2 | 分类号: | E04C3/29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箱形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中的梁、柱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箱形梁。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领域中,框架结构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构成框架结构的梁和柱的截面形式一般有矩形、工字形、箱形等。矩形截面的梁制作简单,省时方便,但材料消耗多,自重大;而工字形、箱形等非实心截面的梁能够提高材料利用率,减轻自重,是比较好的发展方向。但是其中钢筋混凝土箱形梁的制作复杂,在中小型工程结构中的推广意义并不大,而纯钢制作的箱形梁虽然其制作方便,但用钢量较大,成本较高。竹材和木材本身的力学性能较好,具有较高的强度,适合用作结构构件,为了减轻传统箱形梁的自重,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可用竹材或木材来做箱形梁,但是目前箱形截面的竹材或木材构件的加工工艺还不成熟,加工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较轻、加工方便且受力性能优良的组合箱形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箱形梁,它包括由上、下翼缘和两块腹板构成的箱形钢架,所述的钢架腹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竹板或第一木板,所述的钢架上翼缘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竹板或第二木板,所述的钢架下翼缘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竹板或第三木板。
所述的上翼缘的宽度与所述的下翼缘的宽度相同,所述的上翼缘的外伸宽度等于所述的第一竹板或第一木板的厚度。
所述的第一竹板或第一木板的高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的腹板的高度,所述的第二竹板或第二木板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的上翼缘的宽度,所述的第三竹板或第三木板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的下翼缘的宽度。
所述的钢架腹板与所述的上、下翼缘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倒角或过渡圆弧,使箱形梁的强度更好。
所述的第一竹板或第一木板、所述的第二竹板或第二木板、所述的第三竹板或第三木板均通过粘合剂固定粘接在所述的钢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箱形梁用钢架和竹板或木板组合的形式替代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梁和纯钢箱形梁,减轻了传统箱形梁的自重,也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保证了箱形梁较高的承载力及刚度,而且竹板或木板均通过粘合剂固定粘接在钢架上,加工方便,制作简单,适合于企业批量生产,且现场拼装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组合箱形梁,它包括由上翼缘12、下翼缘13和两块腹板11构成的箱形钢架,上翼缘12的宽度与下翼缘13的宽度相同,钢架腹板11与上翼缘12、下翼缘13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倒角14,钢架腹板11的外侧通过粘合剂固定粘接有第一竹板2,第一竹板2的高度等于腹板11的高度,上翼缘12的外伸宽度等于第一竹板2的厚度,钢架上翼缘12的上表面上通过粘合剂固定粘接有第二竹板3,第二竹板3的宽度等于上翼缘12的宽度,钢架下翼缘13的下表面上通过粘合剂固定粘接有第三竹板4,第三竹板4宽度等于下翼缘13的宽度。
上述实施例中,竹板的材料为竹材人造板,竹板还可以用实木板或人造木板替代,钢架的腹板11与上翼缘12、下翼缘13的连接处可以用过渡圆弧替代过渡倒角14,第一竹板2的高度可以略小于腹板11的高度,第二竹板3的宽度可以略大于上翼缘12的宽度,第三竹板4宽度可以略大于下翼缘13的宽度,箱形钢架可以通过热轧、冷弯、冷轧以及钢板焊接等方法加工而成,此外,将该组合箱形梁直立后也可以做立柱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9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