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力矩分流减速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9642.8 | 申请日: | 200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640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吕锦弟;鲁成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午马减速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元良 |
地址: | 325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力矩 分流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减速机,具有涉及的是一种可进行力矩分流的减速机。
背景技术
力矩分流减速机基本上都是三分之一力矩分流,也就是在太阳轮的周围设置三颗行星轮,已经广泛使用,但是,四分之一力矩分流和五分之一力矩分流的减速机未被提出和被推广应用,原因是由于受孔系加工精度和齿轮加工精度的限制,均载效果制约了力矩分流的程度;另外是单位体积内承载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减少了单位功率的散热面积,热平衡问题限制了高承载能力的使用范围,并且其均载机构没有现代加工精度环境下的量化试验数据进行指导并设计。而目前经常使用的减速机产品大致有圆柱齿轮减速机,摆线针轮减速机两大系列,虽然在各领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新材料、型产品的问世,这些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这些减速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功率小、承载小、使用寿命短、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便有人发明了一种功率大、承载力大而且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的行星齿轮减速机。经过对中国专利数据库的检索,发现一公开号为CN2833233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如下内容: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输出轴及机座,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为行星齿轮传动,电机位于上方,与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相连,传动装置与输出轴相连,输出轴与下方的机座相连。这种结构的减速机虽然提高了功率、承载力大。但是由于其传动装置也由行星齿轮组成,并具有太阳轮和行星轮架,其行星齿轮的轮轴都是采用刚性结构,行星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行星轮轴上。上面已经阐述过,这种行星轮以及太阳轮由于受孔系加工精度和齿轮加工的精度限制,其均载效果制约了力矩分流的程度,即按三分之一力矩分流减速机来说,对于三个行星轮来说,其分流到的力矩大小并不相同,这样就导致减速机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其超负荷能力弱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力矩分流的效果得到均匀的力矩分流减速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力矩分流减速机,包括输入轴、输出轴、行星架、内齿轮、行星轮、太阳轮、太阳轮轴以及行星轮轴,所述行星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行星轮轴上,所述行星轮轴安装所述行星架上,所述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轴是一种弹性补偿轴。其中,所述弹性补偿轴是具有弹性的薄壁中空行星轮轴;可以是具有弹性的非金属行星轮轴;也可以是中空的且外表面呈鼓形的弹性薄壁行星轮轴;还可以是外表面呈鼓形的非金属弹性行星轮轴。
本实用新型将行星轮轴采用弹性补偿轴后,即用弹性元件用来支承行星轮后,将具有刚性约束的行星轮轴作柔性改变,通过行星齿轮与太阳轮的啮合力大小使弹性补偿轴作相应的变形,从而对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的切向、径向、齿向以及歪斜度产生的不均载现象进行补偿,使太阳轮与行星轮之间的载荷分布均匀,提高力矩分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有关细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空弹性薄壁的行星轮轴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弹性的非金属行星轮轴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空的且外表面呈鼓形的弹性薄壁行星轮轴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表面呈鼓形的非金属弹性行星轮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和图2,这种力矩分流减速机,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9、行星架8、内齿轮7、行星轮4、太阳轮3、太阳轮轴2以及行星轮轴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速机,也是一种三级行星轮传动机构,其中每一级的结构都是相同的,都包括行星轮4、行星轮架8、太阳轮3、太阳轮轴2、行星轮轴5。下面描述其中一级的行星轮传动机构。所述行星轮4通过轴承6安装在所述行星轮轴5上,所述行星轮轴5安装所述行星架8上,所述行星轮4与所述太阳轮3啮合,所述行星轮轴5是一种弹性补偿轴。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补偿轴5是中空弹性薄壁的行星轮轴;如图4所示,它可以是具有弹性的非金属行星轮轴;如图5所示,它也可以是中空的且外表面呈鼓形的弹性薄壁行星轮轴;如图6所示,它还可以是外表面呈鼓形的非金属弹性行星轮轴。当动力经过输入轴1输入时,带动太阳轮轴2转动,太阳轮轴2带动太阳轮3转动,太阳轮3带动行星轮4转动,太阳轮3周围的行星轮4转动后,便通过行星轮轴5使得行星架8转动,行星架8又带动相邻一级的太阳轮轴转动,如此逐级传递,达到逐级减速的目的,当每级的太阳轮带动行星轮转动后,太阳轮与行星轮之间的载荷分布不均匀时,由于行星轮轴5的弹性作用,便对行星轮4与太阳轮3啮合时的不均匀度对切向、径向、齿向以及歪斜度的产生进行补偿,使他们之间的载荷重新分布均匀,而提高其分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午马减速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午马减速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9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铁芯的夹紧结构
- 下一篇:防卡死叶轮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