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染色机全自动集散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9777.4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836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群;谢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华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色 全自动 集散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机的控制系统,特别与染色机全自动集散控制系统有关。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不少企业从做低档次布种逐步转向做高档布行列之中,但是绝大部分印染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沿袭传统的操作方式:升/降温用智能仪表来控制,前/后处理还是用人工操作。
据考察时发现,由于一个工人管理两只染色机,存在交叉作业问题,再加上工人技能方面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同一种布在同一染色机印染后,质量差异明显,而且能源消耗增加。
然而,印染是纺织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纺织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体现纺织产品经济价值和提高服装附加价值的重要因素。
因此,面对日渐成熟的自动化技术,有企业开始用电子技术来控制染色机的印染工作。但是,目前染色机自动化控制还只局限于单独对一台染色机进行控制,这类的控制器一般称为下位机。这样每台染色机还是需要有工人去现场操作。一旦印染规模扩大,染色机数量增多,仍然需要配备较多工人。所以现有的自动化技术仍然存在局限性。
鉴于此,本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和改进,终于研究出一种染色机全自动集散控制系统,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机全自动集散控制系统,实现对所有染色机进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机全自动集散控制系统,具有节能降耗、经济环保的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染色机全自动集散控制系统,具有上位机和多个下位机,上位机内储存多道染整工艺的软件程序;与上位机数据端相连的每个下位机,根据染整工艺的软件程序控制染色机上的部件;每个下位机连接有浴比控制单元、加料控制单元、水洗控制单元、分排控制单元和水泵分段调速控制单元。
所述的浴比控制单元包括测量染色机机缸内水位的差压变送器,以及染色机的气动进水阀;差压变送器连接下位机输入端口;下位机根据差压变送器测的差压数据控制气动进水阀工作状态。
所述的加料控制单元包括测量料缸液位的液位传感器,以及染色机的搅拌电机、加料阀门及加料泵;液位传感器连接下位机输入端口;下位机连接搅拌电机、加料阀门及加料泵,并控制搅拌电机、加料阀门及加料泵的工作状态。
所述的水洗控制单元包括染色机上的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下位机连接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并控制其工作状态。
所述的分排控制单元包括回用水管道阀门、清水阀门和污水阀门;下位机连接回用水管道阀门、清水阀门和污水阀门。
所述的水泵分段调速控制单元包括测量染色机机缸内温度的测温传感器,以及F/V转换器(频率/电压转换器)和染色机上控制水泵电机的变频器;测温传感器连接上位机输入端口,上位机连接到F/V转换器,F/V转换器与变频器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每台染色机用一个下位机自动化分散控制,同时所有下位机又连接在上位机上,由上位机集中管理,根据下位机的需要,将其中一道染整工艺的软件程序下载给对应的下位机。这样,不需要在现场操作就可以将整个生产车间控制,形成完整的系统。
又本实用新型根据染色机自身的特性,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浴比控制、加料控制、水洗控制、分排控制和水泵分段调速控制,使得在系统化的前提下,进一步节能降耗,具有经济环保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腈毛混纺针织面料的染整工艺流程图;
图3是浴比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加料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水洗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分排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水泵分段调速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一个上位机1和多个下位机21、22、23、24…(最多可连接99台)。上位机1可以为工业控制电脑,且分别与下位机21、22、23、24…各自相连,采用Modbas(工业控制器的网络协议中的一种)通信,具有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华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华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9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