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伪酒瓶盖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0424.6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31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 |
主分类号: | B65D47/12 | 分类号: | B65D47/12;B65D5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6浙江省上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酒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涉及一种防伪酒瓶盖。
背景技术
由于假冒高档名酒存在丰厚的利润,所以不法分子回收真酒瓶,然后灌装低档劣质酒充当高档名酒销售。这种不法行为虽禁不绝,严重危害了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防伪酒瓶盖,以此防止此种假冒行为。
中国实用新型ZL200520051183.6公开了一种防伪酒瓶盖,该防伪酒瓶盖启封前与瓶体粘结在一起,瓶盖下部间隔开有环状的长条形孔洞,长条形孔洞之间是易断体。这种酒瓶盖虽然具有一定的防伪效果,但是结构过于简单易被复制,起不到很好的防伪效果。
中国实用新型ZL200620118565.0公开了一种防伪酒瓶盖,其包括有上盖体和下套体,其中所述上盖体的内表面以斜向朝上的方式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接件,所述下套体的内表面以斜向朝上的方式间隔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接件,并在其上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上盖体可盖合于所述下套体上。这种酒瓶盖虽然具有一定的防伪效果,但直接破坏酒瓶产生了酒瓶的玻璃碎片,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伪效果好,制作工艺简单的防伪酒瓶盖。
一种防伪酒瓶盖,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和连接盖,所述的上盖体外壁下沿开有若干个凹槽,所述的下盖体与上盖体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竖直伸入凹槽内的折断齿簇。
所述的凹槽的数量优选为1~3个,采用1~3个凹槽可以使酒瓶盖上的防伪更明显不易遗漏。
所述的凹槽高度与上盖体的高度比为0.2~0.5,选取该高度比范围内的高度保证酒瓶盖到达防伪要求的同时又具有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防伪酒瓶盖结构合理,制作工艺简单。当开启瓶盖时,设于下盖体上端面上的折断齿簇被折断,使酒瓶盖被破坏,从而有效的防止造假者回收旧瓶盖造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伪酒瓶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防伪酒瓶盖,包括上盖体1、下盖体2和连接盖5。
上盖体1的内壁设有螺纹,外壁下沿开有2个凹槽3,凹槽3的高度与上盖体的高度比为0.2,一般可以选择在0.2~0.5。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凹槽3的数量,一般为1~3个。下盖体2上与上盖体1相接触的端面上端面设有竖直伸入凹槽3内的折断齿簇4。
连接盖5的下部固定配合在下盖体2的内部,连接盖5上部的外壁设有与上盖体1内壁相配合的螺纹。连接盖5下端可与酒瓶顶端卡合。
旋转上盖体1开启瓶盖时,伸入凹槽3内的折断齿簇4受到凹槽3内壁的压力而折断,下盖体2破损从而无法再回收使用,达到防伪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未经陈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0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