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表用电控球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0507.5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2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余钧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钧鸣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27/06;F16K31/04;F16K31/4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31504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用电 控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燃气通断的电控球阀,该球阀使用在IC卡智能燃气表上。
背景技术
现有的IC卡燃气表上均采用电控阀门来实现燃气的启闭,本申请人于1999年申请有一专利号为ZL99252986.7(公告号为CN240508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IC卡电控球阀》它披露了这样一种电控球阀,其由带有微电机、拨叉的齿轮箱,安装在带有阀芯、内盖板、密封装置的阀体上与罩壳、密封垫片连接成一体构成,而所述的密封装置为阀体两端的进气口、出气口上分别连接带有弹簧的衬套和密封圈。将存有气费(钱)的IC卡插入表内,球阀打开供气,气费用完,球阀自动关闭停气。此阀转动灵活、灵敏度高,若阀芯磨损可自动调节,永远保证密封的可靠性。
前述电控球阀中阀芯(也叫阀球)内的连接通道呈一字形布置,电控球阀是通过安装阀体出气口端的外螺纹管将该阀体螺纹连接燃气表表壳的外部,进气口与燃气输送管道螺纹连接。
这种电控球阀存在以下缺陷,首先,这种球阀结构易被使用者偷气,由于连接通道呈一字形,安装后,如有人先将燃气输送管道的总阀门关闭,然后在于球阀的进气端插入一根钢丝或者棒状的类似物进入阀球的连接通道内,这样当有气费(钱)的IC卡用光后,球阀自动关闭停气,这时由于球阀的连接通道内存在阻挡物,根据球阀的关闭原理,球阀不能完全关闭,燃气还能继续通过球阀,用户偷气成功,这会对燃气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再有,前述球阀是外置于燃气表的表壳的外部,由于球阀外露于表壳,球阀易被破坏,而且会让使用该球阀的燃气表整体外形加大,不美观。
综上所述,前述电控球阀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用户偷气的燃气表用电控球阀。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可将其内置安装于燃气表的表壳内的电控球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表用电控球阀,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阀体,阀体内设有阀球,该阀球具有当其转动时可选择地使所述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相连通或断开的连接通道,阀体的外部设有一电机罩壳,电机罩壳内装有能驱动阀球转动的电机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通道呈L形,所述的电机罩壳设置在与进气口正对的阀体外端面上。
为解决前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我们在上述阀体的进气口处螺纹连接有一吊帽,该吊帽具有连通所述进气口的通道,且吊帽的外周缘具有凸肩.在阀体的进气口处螺纹连接一吊帽,这样组装时,将吊帽穿过燃气表表壳的进气孔内,使吊帽的凸肩搁置在进气孔的内肩胛上,而吊帽的另一端穿过并进入表壳内,再与阀体的进气口端螺纹连接,这样使整个球阀内置于表壳内,让使用该球阀的燃气表整体外形较小且美观,还使球阀不易被外界的因素破坏.
为便于组装该球阀,上述的阀体由阀盖和阀座螺纹连接而成,所述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阀座上,出气口位于阀盖相对一侧,靠近出气口一侧的阀座内设有在阀球和阀体内周面之间形成密封的密封圈,通过密封圈的设置能提高该球阀的密封性,还能很好将阀球限位在阀体内,使阀球转动可靠,在阀球和阀盖之间设有阀球托,在阀球托和阀盖之间支撑一具有将阀球压向所述密封圈趋势的弹簧,阀球托在弹簧作用下,使阀球摩擦受损后,阀球托可自动调节靠近密封圈,确保阀球密封的可靠性。
为便于将掉帽安装到燃气表的表壳上,上述的进气口内螺纹连接有一固定接头,所述的吊帽螺纹连接在该固定接头内,同时吊帽上的凸肩和固定接头的外端面之间有间距。
上述的电机驱动结构包括有电机及减速箱,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箱相连,减速箱的传动轴穿过阀体后与所述的阀球连接以带动阀球转动。该驱动结构为常规技术,当然还可采用现有其它驱动结构。
上述的传动轴上套设有密封圈,提高球阀的密封性。
上述电机罩壳侧部连接有一接线盒,该接线盒上插接有两个供导线焊接的正、负导电柱,该正、负导电柱另一端与电机两极相连。通过正、负导电柱方便与电机和电源导电形成导电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钧鸣,未经余钧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05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