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降噪叶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0556.9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7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银风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6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降 叶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片,具体指一种应用在风力发电机上具有降噪功能的转子叶片。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的噪音主要来源于机械噪音和空气动力学噪音,其中空气动力学噪音又主要由转子叶片所产生,即叶片在旋转过程中切割摩擦空气,由于叶片端部离轴心较远,因此容易形成弹性振动,加之端部有较大的涡流形成,从而导致叶片端部做轴向高速振动而发出噪音。为此,人们设计出不同的转子叶片来,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936320A的《具有降低噪音的叶片式转子的风轮机》,该风轮机中披露了在叶片上设置柔性刷毛组件的方案,该柔性刷毛组件对准排成至少一排并凸伸出拖尾的边缘,利用该柔性刷毛,使得空气流动方向上,每一叶片的轮廓两侧的压力波动达到平衡,以此降低叶片与风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噪音。
另一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叶片的另一种降噪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732340A的《用一风力发电设备的转子叶片》,该叶片在其端部沿转子叶片的后缘方向在转子叶片平面内弯折或偏移,这样使转子叶片端部的后缘向后移位,使得转子叶片后缘上的气流延时地与外部区域分离,减小气流与转子叶片后缘彼此分离时产生的涡流影响,从而也减小了由其产生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且同样具有降噪功能的风力发电机降噪叶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风力发电机降噪叶片具有受风面和背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背风面端部设置有沿叶片的宽度方向分布的弧形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的受风面端部也设置有弧形凸起,以适用在风速较大的场合。
在上述方案中,弧形凸起可以为一个;也可以根据当地风速的大小,将上述弧形凸起设计成多个,此时,该多个弧形凸起分别依次从叶片的端部向叶片的根部侧间隔平行分布,以便更好地消除叶片产生的噪音。
所述的弧形凸起最好与叶片相垂直。
所述的凸起可以与叶片注塑成一体件,使得模具制造更加简单。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端部设置有弧形凸起,因此这种结构不但提高了叶片的强度,而且在叶片旋转过程中,借助于该弧形凸起,可以破坏叶片端部区域形成较大涡流,同时还平衡了叶片受风面和背风面的作用力,减少了叶片的轴向振动频率,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转子叶片发出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端部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该叶片1具有背风面11和受风面12,在叶片的背风面11端部设置有沿叶片的宽度方向分布的弧形凸起2,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凸起2与叶片1相垂直,它是通过与叶片注塑所形成的一体件,该弧形凸起的高度可以根据当地风速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这种结构使模具制造简单,叶片强度好,且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实施例2,如图5所示,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弧形凸起2有三个,分别依次从叶片端部向叶片的根部侧间隔平行分布,以便于适用在风速较大的场合。
实施例3,如图6所示,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叶片的受风面12端部也设置有弧形凸起2,以适用在转子转速很大的场合。在这里,受风面12上的弧形凸起2也为三个,它们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银风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银风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0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连动式扶手踏步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