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红外线电热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0951.7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3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钱金水;汤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声宝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K1/18 | 分类号: | H01K1/18;H01K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4313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红外线 电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泡,具体说是碳纤维红外线电热泡。
背景技术
目前,在诸如浴霸、取暖器等用于冬季浴房增温的取暖设备中广泛使用的电热灯泡多数采用钨合金丝灯泡或石英灯泡作为热源,但上述类型的电热灯泡在存在较多的缺点:灯丝在使用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电能会转化为可见光,因此发热慢,电热转换效率低;传统电热灯泡在发热的同时还会产生紫外线和其他电磁波,对人体产生隐形的伤害;灯泡容易产生光污染,且容易发生爆炸,安全性较差。由于传统电热灯泡的种种缺点,近年来开发出了一种碳纤维电热泡,能最大限度的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提高发热效率,这种碳纤维电热泡内有碳纤维丝作为光热源,但碳纤维比较柔软,无法像钨丝一样悬挂在灯芯上,因此需要特定的支架用来支撑它,如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碳纤维电热泡,灯芯采用了螺旋结构的碳纤维丝并整体弯制成多W型,为了固定碳纤维丝,在灯座上设置了多个支撑杆,支撑杆顶端还设置多个附件用以安装固定碳纤维丝,这样就使得电热泡的结构变得复杂,制作工艺难以达到,产品的成本提高;而且,支撑杆的支撑方式是点支撑,并不能在最大限度上对碳纤维丝进行固定支撑,碳纤维丝在长时间使用后还是会出现变形现象,影响电热泡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电热转换效率高、安全性好的碳纤维红外线电热泡,在不增加制作工艺难度的基础上,简化电热泡内部结构,保证灯芯在长时间使用后依然不变形,增加电热泡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碳纤维红外线电热泡,包括灯泡壳体,灯泡壳体顶部设有灯座,灯泡壳体内部设有与灯座通过导线连接的碳纤维灯芯,其特征在于:碳纤维灯芯的一侧面上设有支撑装置对碳纤维灯芯进行面支撑。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装置为扁平状的圆形支撑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片上设有两个用于导线与碳纤维灯芯间连接用的通孔。
进一步的,在支撑片的碳纤维灯芯安装面上环形阵列有多个与碳纤维灯芯的侧面形状相吻合的凹槽,碳纤维灯芯嵌装在凹槽内,凹槽不仅方便了碳纤维灯芯的安装,同时也增加了灯芯的结构强度,使之不易变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碳纤维灯芯由单股碳纤维丝或多股碳纤维丝加捻定型后绕制成花瓣状的扁平结构,这种结构的灯芯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热量辐射面积大。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碳纤维灯芯也可由碳纤维毡冲制成花瓣状的扁平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碳纤维灯芯表面浸沾石墨定型胶,能使碳纤维灯芯固化定型。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支撑片由石英玻璃或PTC陶瓷制成。
进一步的,由碳纤维毡冲制成的碳纤维灯芯的长度为36~48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碳纤维灯芯由支撑片进行面支撑,支撑面积增加,灯芯不易变形;碳纤维灯芯由单股碳纤维丝或多股碳纤维丝加捻定型花瓣状的扁平结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加工方便,成本低;此外,花瓣状的碳纤维灯芯在简化结构的同时增大了辐射面积,可以极短时间迅速提升室内环境温度;碳纤维电热泡不会辐射紫外线及其他电磁波,而辐射出的红外线在取暖的同时也对人体起到了保健作用;本实用新型热效应好、使用寿命长,是较理想的电热灯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支撑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碳纤维灯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支撑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碳纤维灯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碳纤维红外线电热泡,包括灯泡壳体1,灯泡壳体1顶部设有灯座11,灯泡壳体1内部设有与灯座11通过导线2连接的碳纤维灯芯3,碳纤维灯芯3的一侧面上设有支撑装置对碳纤维灯芯3进行面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声宝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海盐声宝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0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叉口自适应可变车道设置方法
- 下一篇:广告展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