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心式微电流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0961.0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鑫;王笑棠;程欧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H01F38/32 | 分类号: | H01F38/32;G01R1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微 电流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心式微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流传感器有多种类型,如霍尔传感器、无磁芯电流传感器、高导磁非晶合金多谐振荡电流传感器、电子自旋共振电流传感器等。但应用在避雷器的泄漏电流采集上时,因为没有雷击的时候,泄漏电流在几百微安,而被雷电击中的时候,可达到上千安培,要耦合避雷器泄漏的几百微安电流,需要保证其相位准确,采样一般的电流互感器无法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穿心式微电流互感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电流互感器对几百微安小电流检测无法保证其相位准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穿心式微电流互感器,包括电感线圈I、超微晶铁芯、电感线圈II、负载电阻、驱动电路、采样电路,所述电感线圈I与电感线圈II都套设在超微晶铁芯上,电感线圈I的一根引脚通过负载电阻连到到驱动电路上,电感线圈I的另一根引脚直接连到驱动电路上,驱动电路通过导线与采样电路相连,采样电路与电感线圈II的两根引脚连接。
进一步,被测量导线的匝数与电感线圈I的匝数比为1∶9000;匝数比能达到较好效果的比值。
优选的,被测量导线的匝数与电感线圈I的匝数比为1∶1000;最佳的匝数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超微晶铁芯,拥有较高的最大电感量、较低的损耗和非常好的机械特性和温度稳定性,能很好的对几百微安电流的感应;采用有源电路网络与副边绕组直接相连,构成自适应动态调整回路后,使微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保持高稳定度,保证其相位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穿心式微电流互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穿心式微电流互感器的实施例,穿心式微电流互感器,包括电感线圈I 1、超微晶铁芯2、电感线圈II 3、负载电阻4、驱动电路5、采样电路6,所述电感线圈I 1与电感线圈II3都套设在超微晶铁芯2上,电感线圈I 1的一根引脚通过负载电阻4连到到驱动电路5上,电感线圈I 1的另一根引脚直接连到驱动电路5上,驱动电路5通过导线与采样电路6相连,采样电路6与电感线圈II 3的两根引脚连接,所述被测量导线的匝数与电感线圈I 1的匝数比为1∶1000。
安装使用时,只需要使被测量的导线穿过超微晶铁芯2中心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电业局,未经丽水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0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