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防油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1457.2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0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乔;蔡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杭州机械设计研究所;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防油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发电机中使用的轴承防油雾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尤其是高转速机组)的轴承极易甩油并伴随油雾的发生。如果轴承的油密封不严密,不仅要多消耗润滑油,并将污染定转子绕组,损坏定转子绝缘,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常用的轴承油密封结构有油槽盖密封、阻旋装置、气窗和挡油管密封。其中油槽盖密封又包括有迷宫式、气封迷宫式和梳齿式。在这些结构迷宫的油槽盖中间设有从定转子高压区内引入压力空气管,在油槽内形成一定的静压,从而阻止油气混合体向外泄露。但当油槽内的油雾积蓄到一定的程度,油槽内的气压会高于定转子高压区中的空气压力,使得油雾会进入定转子腔的发电机内部,并将污染定转子绕组,损坏定转子绝缘,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在油槽上部接有气体引出管的轴承防油雾装置,使油槽内的气压不会高于定转子高压区中的空气压力,避免了油雾会进入定转子腔的发电机内部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轴承防油雾装置,包括轴承油槽,油槽的上部设有迷宫转动部件和迷宫静止部件,迷宫静止部件上连接有从定转子腔高压区引出的空气引入管,该空气引入管内气体的压力大于油槽内的气体压力,油槽的上部还连接有气体引出管,该气体引出管与油气分离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油槽上部接有气体引出管,使油槽内的气压不会高于定转子高压区中的空气压力,油雾不会进入定转子腔的发电机内部,不会使油雾污染定转子绕组和损坏定转子绝缘,能够使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其性能可靠,彻底杜绝油雾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迷宫转动部件 2-迷宫静止部件 3-空气引入管 4-气体引出管 5-油槽 6-定转子腔高压区 7-油气分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这种轴承防油雾装置,包括迷宫转动部件1、迷宫静止部件2、空气引入管3、气体引出管4、油槽5、定转子高压腔6和油气分离装置7。
为了防止轴承油槽内的油雾从发电机的转动部件和静止部件之间的间隙中溢出,在轴承油槽5的上部迷宫转动部件1和迷宫静止部件2之间设置防油雾装置,防油雾装置是由迷宫转动部件1、迷宫静止部件2、空气引入管3、气体引出管4和油气分离装置7构成。迷宫中空气引入管3的压力空气从定转子腔高压区6中引入。考虑到防油雾的功能,该空气引入管3压力空气的压力应比油槽5内的气体压力大一定数值。另考虑到油槽5内的油雾积蓄到一定的程度,油槽5内的气压会高于定转子腔高压区6中的空气压力,使得油雾进入发电机定转子腔内部。因此在油槽上部设置了气体引出管4和在发电机组外设置了油气分离装置7,可以完全消除油雾对电机的污染。油槽内的气体由该气体引出管4引至发电机组外的油气分离装置7,除去油雾之后的空气排至厂房外,分离出来的油可以回到油槽,也可以引至漏油箱。
这种轴承防油雾装置使得油雾不会进入定转子腔的发电机内部,不会使油雾污染定转子绕组和损坏定转子绝缘,能够使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根据转速和油槽内外空气压差关系设置合适的防油雾迷宫。该油封装置设在推力油槽及下导油槽。通过从发电机定转子腔内的风室引入合适气压的气流及油雾旋转迷宫的共同作用,有效防止油雾的溢出,消除油雾对发电机定转子的污染。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杭州机械设计研究所;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水利部杭州机械设计研究所;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14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