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阀门执行器的直行程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1654.4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58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范陈云;彭叔初;金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罗托克执行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50 | 分类号: | F16K31/50;F16H2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2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阀门 执行 行程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执行器传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动阀门执行器的直行程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调节阀执行器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阀门执行器的直行程传动装置一般包括推力底座、支架、驱动轴套、推杆,推力底座与电动阀门执行器的电动机输出轴的转盘固定连接,驱动轴套通过轴承和扣紧螺母安装于推力底座内,推杆一端制有外螺纹的螺杆与驱动轴套的内螺纹螺母相互配合连接,推杆的另一端通过夹合板与被调节阀门的阀杆固定连接,夹合板的两侧嵌于支架的竖槽内。当推力底座、驱动轴套被电动阀门执行器的电动机输出轴的转盘带动旋转时,由于夹合板在支架竖槽内的限制,使推杆、夹合板连同被调节阀门的阀杆作直线运动,实现对阀门的直行程调节。其缺点是:在使用过程中推杆的螺杆与驱动轴套的内螺纹螺母相互配合传动,其中螺杆可以通过淬火工艺提高其硬度及耐磨性,而驱动轴套的铜螺母不容易进行硬化工艺处理,所以在两者配合过程中,驱动轴套的内螺纹螺母非常容磨损,当经过长期使用后,两者之间配合间隙增加,降低调节精度,产品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调节精度稳定、使用寿命长的电动阀门执行器的直行程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推力底座、支架、驱动轴套、推杆,推力底座与电动阀门执行器的电动机输出轴的转盘固定连接,推杆的一端为螺杆,另一端通过夹合板与被调节阀门的阀杆固定连接,夹合板的两侧嵌装于支架的竖槽内;主要是推杆的螺杆为圆弧槽螺纹,驱动轴套在推杆圆弧槽螺纹对应的螺旋方向圆周上均匀制有滚珠孔,在滚珠孔内安装滚珠和滚针;所述滚珠具有与推杆圆弧槽螺纹相互配合的球面圆弧;所述滚针外侧的驱动轴套上安装固定套。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驱动轴套上相邻螺旋线上的滚珠孔错位排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轴套上的滚珠孔一周内均匀设置4个,相邻螺旋线上的滚珠孔之间相互错位45°圆弧角排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推杆的外螺纹与驱动轴套内的滚珠滚动配合传动,滚珠和推杆的外螺纹容易进行硬化工艺处理,提高两者的耐磨性,降低两者之间的磨损,提高两者之间的配合精度,其调节精度稳定可靠、产品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电动阀门执行器的直行程传动装置,包括推力底座4、支架18、驱动轴套1、推杆13,推力底座4与电动阀门执行器电机侧的机座固定连接,驱动轴套1与电动阀门执行器电机侧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推杆13的一端为螺杆,另一端通过夹合板17与被调节阀门的阀杆固定连接。夹合板17由两片夹板通过圆柱螺钉16固定安装组成,其两侧嵌装于支架18的竖槽内,可在该竖槽内直线移动,而限制其圆周方向转动。推杆13的所谓另一端与夹合板17之间径向由键15定位,防止推杆13在夹合板17内转动,轴向由螺母14固定安装。推杆13的螺杆为圆弧槽螺纹,驱动轴套1在推杆13圆弧槽螺纹外面对应的螺旋方向圆周上均匀制有滚珠孔,在滚珠孔内安装滚珠12和滚针11。所述滚珠12具有与推杆13圆弧槽螺纹相互配合的球面圆弧;所述滚针11外侧的驱动轴套1上安装固定套8,滚针11的一端与滚珠12顶触,另一端与固定套8内壁顶触,保持滚珠12与推杆13圆弧槽螺纹之间的间隙配合。滚珠12在驱动轴套1滚珠孔内的螺旋排列与推杆13的螺杆之间形成螺母-螺杆传动配合结构。驱动轴套1与推力底座4之间设一轴承5,驱动轴套1由扣紧螺母3、紧定螺钉2压紧安装于轴承5上。支架18通过内六角螺钉10、弹簧垫9固定安装在推力底座4上,推力底座4与支架18之间设置压圈6,该压圈6由螺钉7安装在推力底座4上。
驱动轴套1上相邻螺旋线的滚珠孔错位排列。即驱动轴套1对应推杆13螺纹螺旋方向上相邻两个圆周内的滚珠孔在圆弧方向上错开排列。
驱动轴套1上的滚珠孔一个圆周内均匀设置4个,即在一个圆周内相邻两个滚珠孔之间的弧度为90°。相邻螺旋线上的滚珠孔之间相互错位45°圆弧角排列。驱动轴套1在一个圆周内滚珠孔的数量根据推力的大小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罗托克执行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罗托克执行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1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