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多用途单锥干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1704.9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06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马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锡林 |
主分类号: | F26B3/20 | 分类号: | F26B3/20;F26B3/24;F26B3/08;F26B3/12;F26B25/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多用途 干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多用途单锥干燥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干燥器类型较多,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一种真空回转干燥器。
真空回转干燥器源自双锥混合器,多为两头锥形的圆柱形器身1′,也俗称双锥干燥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器身1′中部有两中空悬轴21′、22′,用以提供设备的旋转支撑和真空、热水的通道3′的铺设。
器身1′结构为隔热层11′和加热层12′内外两层,加热层12′中设置有热介质夹道。使用时,作为热介质的蒸汽或温水由一端中空悬轴21′进入加热层12′的热介质夹道,再从加热层12′另一端中空悬轴22′的排气管排出,经冷凝回收其中的溶媒,而物药在容器中转动干燥。
此设备在上世纪80年代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开发,并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目前国内有多个制造厂家。
经多年的使用后发现,该结构干燥器存在以下问题:
1、干燥周期长
因设备普遍的大体积器身1′限制了其转速,腔内物料的翻动频率低直接导致了干燥速度偏低,一个干燥周期一般需要12个小时到48个小时甚至更长。
2、设备利用率低
为使物料能在腔体内得到充分翻动,保证干燥效果,一般在干燥时设备腔体内的物料量一般都不超过器身总容量的1/2,导致设备的实际利用率很低,在限制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单位能耗。
3、受热不匀
设备的加热层12′与腔体内空气间存在较大温差,物料在干燥时的受热不均、难以保证均匀干燥,溶剂残留量也就较难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4、易结块
真空回转干燥器内物料的翻动方式为滑转式成堆翻动,极易出现物料结块现象,需要进行二次粉碎和二次干燥。
此外,为提高干燥效率,在设备腔体内一般都设置有气流循环装置,即在器身转动时往其中同时充入干燥气体和真空抽气操作,实现腔体内气流快速流动,提高干燥效果。但目前设备设置是气体常温直接进入内腔,腔内气体被真空抽走时会带走大量的热量,降低了热使用效率和干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高效多用途单锥干燥器,具有物料受热均匀、热效率高、干燥速度快、干燥质量高、进出料和清洁消毒方便的特点、附合GMP要求等特点,并可完全杜绝干燥物料积块现象的出现,保证了物料的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多用途单锥干燥器,包括器身,器身由隔热层和加热层组成,其中加热层中设置有热介质夹道,夹道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热介质进口和热介质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器身为单头锥的圆锥形器身,器身内设置有螺旋形搅拌桨,搅拌桨由设置在器身顶部支架上的电机带动旋转。
上述螺旋式搅拌桨的底端面与器身内腔底部之间的距离最小可设置到2mm。
上述螺旋形搅拌桨桨片的方向为斜向下设置。
上述螺旋形搅拌桨桨片结构为一体的螺旋体或分体间隔设置的螺旋叶片。
上述螺旋形搅拌桨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热介质循环通道。
上述热介质循环通道首先经搅拌桨旋转主轴头部并直达主轴底部,而后绕螺旋形搅拌桨的桨片盘旋而上,最后由旋转主轴头部返回与外界热源形成循环回路。
上述器身上还包括一气流循环装置,气流循环装置由位于热介质夹道中的气管、与气管连通位于器身下部的进气装置、设置在器身上部并与器身内腔连通的真空抽气通道组成。
上述气管与外界的进口设置在器身外上部,气管中部管路在热介质夹道中环绕盘旋而下,气管出口由器身下部伸出并与进气装置连接。
上述进气装置为一带环形腔的环形体,所述环形腔在外侧壁设置有一进口与气管连通,环形腔在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充气孔。
上述干燥器还包括有一喷雾干燥装置,其由位于器身外的储液桶、物料输送管道和位于器身内腔顶部的喷头体组成,所述喷头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孔。
上述出料孔孔径为0.5mm-2mm。
本实用新型的物料搅拌由内置式的高转速大扭矩的搅拌桨转动来实现,物料搅拌均匀度高、能耗低、干燥速度快,工作时的物料装量可达到8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锡林,未经马锡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1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式起重机料斗的棘轮机构
- 下一篇:升降货物箱的断绳防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