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套管式汽液分流两相热虹吸管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1712.3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2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军;胡亚才;俞自涛;倪煜;茹毅;夏巧明;洪荣华;樊建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F24J2/06;F24J2/38;F24J2/46;F24J2/48;F24J2/5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套管 式汽液 分流 两相 虹吸管 太阳能 蒸汽 发生 装置 | ||
1.一种同轴套管式汽液分流两相热虹吸管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桶(1)、冷凝器(2)、控制阀(3)、塔架(4)、水泵(5)、单向阀(6)、锅筒(7)、第一法兰(8)、四杆机构(9)、金属软管(10)、玻璃聚光镜(11)、蒸发器(12)、集热管支撑杆(13)、集热管固定架(14)、四杆机构固定支架(15)、镜面固定支架(16)、自动跟踪及液压驱动系统(17)、转轴(18),塔架(4)上端设有锅筒(7),锅筒(7)通过第一法兰(8)和金属软管(10)与蒸发器(12)相连接,锅筒(7)通过单向阀(6),经控制阀(3)与冷凝器(2)相连接,水桶(1)内设有冷凝器(2),水泵(5)与锅筒(7)相连接,在蒸发器(12)相对应处设有太阳能聚光器,太阳能聚光器包括自动跟踪及液压驱动系统(17)、转轴(18)、镜面固定支架(16)、玻璃聚光镜(11)、集热管支撑杆(13),转轴(18)与镜面固定支架(16)相连接,自动跟踪及液压驱动装置(17)通过转轴(18)驱动镜面固定支架(16)绕转轴(18)转动,镜面固定支架(16)上贴有玻璃聚光镜(11)聚焦太阳光到蒸发器(12),蒸发器(12)通过集热管支撑杆(13)和集热管固定架(14)与镜面固定支架(16)相连接固定在玻璃聚光镜(11)上方;所述的蒸发器(12)包括两个第一法兰(8)、十二对第二法兰(32)、蒸汽总管(33)、回水总管(34)、六集热管(35),六集热管(35)一端通过六对第二法兰(32)、蒸汽总管(33)、第一法兰(8)和金属软管(10)与锅筒(7)内的金属盘管(29)的一端相连接,六集热管(35)的另一端通过另六对第二法兰(32)、回水总管(34)、另第一法兰(8)和金属盘管(29)与锅筒(7)内的金属盘管(29)的另一端相连接,其中蒸汽总管(33)、回水总管(34)和集热管(35)轴心的连线夹角为3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同轴套管式汽液分流两相热虹吸管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杆机构(9)包括金属软管(10)、铰链(19)、金属软管固定件(20)、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一连杆(21)一端通过铰链(19)与四杆机构固定支架(15)相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19)与第二连杆(2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通过铰链(19)与镜面固定支架(16)连接,金属软管(10)通过金属软管固定件(20)固定在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套管式汽液分流两相热虹吸管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管(35)包括两第二法兰(32)、绝热密封件(38)、套管内管(39)、带吸热涂层的套管外管(40)、真空玻璃管(41)、蒸汽出口管(42),套管内管(39)的一端与第二法兰(32)相连接,套管内管(39)的另一端与带吸热涂层的套管外管(40)相通,带吸热涂层的套管外管(40)套在套管内管(39)的外面,带吸热涂层的套管外管(40)与套管内管(39)接触的一端与蒸汽出口管(42)的一端相连接,蒸汽出口管(42)的另一端与另一第二法兰(32)连接,真空玻璃管(41)套在带吸热涂层的套管外管(40)外面,真空玻璃管(41)开口端塞有绝热密封件(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17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